暑假过半,在夏令营市场上,短期海外游学夏令营十分火热。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游学机构与学校之间有一条潜在的利益链。一些游学机构坦言,组织这些项目,学校能从每个学生的花费上得到的提成通常在5%-7%之间,带队老师也可获得免费出境的机会。
(8月14日《北京青年报》)游学,古代的士子便有此传统,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在于此。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一种新兴的复合类教育形式,如今已发展为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近年来,随着国人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及投入的不断加大,游学也越来越多走入人们视野。如此,古今中外一糅合,便演化催生出了一种目的并不单纯的“中国式游学”。
表面上看,一些学校组织海外游学,是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训练语言等。然而,在这些“说得出口”的理由背后,还有一些“说不出口”的理由,在很大程度上,后者才是学校热衷于组织海外游学的最大动力——这些学校和市场上的旅行社、游学机构合作,能从每名学生的花费上得到5%—7%的提成,带队老师还能免费出境。显然,这样的海外游学更像是一次次交易,游学本身反倒成了噱头。
看看这些海外游学的行程安排、项目设置,其实与普通的海外旅行团并无多大区别。所谓的语言训练、名校访谈、校友座谈等“卖点”,也不过是走走过场的点缀而已,并无多少实质性内容。如此,花费这么一笔比普通出境游贵得多的价钱去凑个“热闹”,有何意义?
数据显示,“中国国际游学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长”,这种非理性的市场扩张,其背后充斥的消费误导和利益交换不难想象。毫不夸张地说,在培训机构天花乱坠的包装下,在某些学校里应外合的配合下,很多短期海外游学项目已在很大程度上“绑架”学生和家长。
一直以来,教育的衍生利益都令各方商业势力觊觎不已,众多商家甚至与学校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它们强化并消费着家长群体的“教育焦虑”。以国际游学为例,不少学校利用实则并不专业的“专业身份”和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信用和权威,为游学机构背书。不难理解,有了学校的“面子”和“里子”,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几番权衡过后,无论确有此意,还是实属无奈,乖乖掏钱事实上都成了唯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在家长们“卖力花钱求心安”的娇惯下,浮夸、冒进又功利的教育不正之风愈演愈烈。
在政策层面,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此意见一经发布,出于逐利目的,一些学校和游学机构将其解读为“教育主管部门为游学开绿灯”。要让善政善用,迫切需要更为明确的细则来匡正偏颇,需要更为有力的甄别、追责条款来守住底线、红线。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早已过时,学校、学生及家长应该反思:何为游学?游学何为?倘若“游”大于“学”,甚至只“游”不“学”,游了何用?不如不游!
新闻推荐
自四月份上海车展正式上市以来,猎豹CS9凭借潮流个性的设计风格和高智能的车联网技术,成为了媒体人重点关注的对象。纸上得来终觉浅,网上的测评虽然很多,但还是想亲自试驾一番,感受猎豹汽车这款拳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