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森,英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作家,他患有狂躁抑郁性精神疾病,在与疾病努力抗争的过程中,三个孩子相继去世,家族破产,爱妻与世长辞。在生活的狂风暴雨之中,本森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忍一步一步走出悲伤绝望的深潭,在这期间他写下了400余万字的日记,给世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
本森的大多数作品有着空灵的质地,似乎不染尘埃。《圣坛之火》,就像一位久违的朋友慢慢诉说生命中的痛苦悲哀,讲述心灵朝圣的艰难旅程;《仰望星空》则是本森在患病期间,写下的充满哲思的生命之语,仿若天籁之音;在《自由之旅》中,本森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纵横回环,与神秘的声音对话,探寻生命的真意。在这本《对话寂静》中,本森身在孤岛之上,慢慢回味了人生的诸种琐事,他以锐利的笔锋,把一切繁杂书写得有声有色。
书中,爱情、友情、激情、同情穿插其间,惠特曼、雪莱、拜伦、济慈文中做客,烦恼、悲情、忍耐、忘我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灵体悟,从他的笔尖缓缓而出,林林总总,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的浮世百态图谱。站在百余年时间之外,隔着历史与文化的距离,本森笔下的那些人情世故,依然离我们那么接近,他笔下的人物,似乎就是我们的身边人,甚或是我们自己。
在谈论爱情的章节里,本森力图揭开爱情的真相。人间浪漫的爱情隐藏着偏见的脉络,人们身在其中,身受影响,却往往不自知。尽管这世间纯粹的爱情少之又少,但行走人间,若不能真切地爱过,没有体悟过爱与被爱的滋味,没有被恋人珍惜呵护过,生命始终都是不完整的。
本森书写同时代的作家,丝毫不留情面,他能理解雪莱离开第一任妻子的任性的孩子心态,但绝不赞同社会包容作家的这种任性,甚至指出雪莱这种任性乖张、漠视道德的性格是属于社会要提防的类型。正是因为本森内心深处始终保有对不受社会繁文缛节、世俗道德规约的心灵渴望,而行为上他又始终践行公认美德,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带给了本森精神上的持续痛苦,对他的躁郁症有害无益,但同时又给了他无数创作灵感。
如果将雪莱与拜伦相比,在本森眼中雪莱则立刻如同光明天使,浑身上下闪动着慷慨、大度、热情、忠诚而温柔的光芒,雪莱将出尔反尔、矫揉造作、对朋友吝啬小气的拜伦映衬得更加粗鄙。本森一旦不喜欢一个人,就像不吝啬对他人的赞美那样,不吝啬批评。这样坦诚的文人性格固然是可爱的,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稀缺的,但需要警惕的是,这种可爱直率不应堕落成为尖酸、苛刻,不通人情,甚至是妄加道德审判的代名词。
拜伦究竟是世人眼中高贵美好的诗人、为理想战斗的勇士,还是利·亨特和本森笔下哗众取宠,中了人生彩票的虚浮之人?文坛是非纷纭,陈年旧事更是难以在众说纷纭中还原真相,不管怎么样,在所有的故事里其实我们要看清的都是自己。生活总有很多辛酸和无奈,不成为我们曾经鄙夷和讨厌的样子,不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已是人生一大幸事。
书中,哲学家、讲师、评论家、牧师、少校、神学家各色人物川流而过,他们拥有不同的生活,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思维以及行为方式,本森以洞明之眼,感受着他们的幸与不幸。他们各有不完美,有些形成了偏激的性格和奇特的待人处事方式,有些以为自己掌握着全世界的真理,有些以傲慢和刻薄回赠过往生活对他的伤害,掩饰自己的软弱……看清、读懂这些人无异于世事洞明,我唯愿因理解而生慈悲,因慈悲而减少怨恨,以平和的心态与这个纷杂的世界温柔相处。
新闻推荐
很多人知道杨绛先生是文学翻译大家。她翻译的文学名著《堂吉诃德》,柏拉图经典《斐多》,备受世人称颂。但很少人知道她的胞妹杨必也是翻译高手,是艺术派翻译的代表人物。杨必是杨绛的小妹妹。对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