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又
一位吃素40年的素食主义者,终于可以在不丧失原则和良心的情况下吃肉了。英国哲学普及作家巴吉尼提出了这样一种假设,即“这头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猪会说话,更重要的是,它想要被人吃掉”。同理,当鸡被基因技术改造后,“像蔬菜一样,没有对自我、环境、疼痛或愉快的感觉。杀这种鸡和拨胡萝卜一样,一点儿也不残忍”。不残忍,只不过是人类站在自已角度的想当然,其实在进行基因改造过程中,无论猪还是鸡均被剔除了畏惧疼痛和死亡的本能。
当然,巴吉尼并未向读者提供或对或错的标准答案,而是以这种方式,通过精心设计100种类似这样似乎耳熟能详、与生活贴近的思想实验场景,至而引导出100个哲学问题,介绍了古今哲学家们提出的各种经典问题,涵盖了伦理学、形而上学、现象学等诸多内容。不过,与其说这些问题是逻辑难题,不如说是邀请书,邀请读者认真思考具有挑战性的100个问题。相较于弄懂哲学的深奥道理,巴吉尼或许认为,对于更多哲学门外汉而言,养成对身边事物进行观察思考的习惯更为重要。这也恰恰是巴吉尼本书写作的巧妙之处。
提起哲学,圈内人士往往因过于迷恋而无力自拔,圈外人士难觅其深奥往往不知所云。巴吉马所选取的这100个故事,即贴近生活,又与时俱进。比如他通过《瞬间移动装置》,探讨了高技术复制品的“我”,与“本我”对立后产生的思维冲击;通过《印度人与冰》的故事,引申出柏拉图“洞穴”的故事;在当下VR技术正红火的时候,通过故事引申出“虚拟外遇”的真与假……
巴吉马的故事表明,哲学并非位于难以登攀的庙堂之高,也并非与普通人毫无渊源,相反,哲学常常蕴藏于日常生活之中和普通人的举手投足,有时还显得十分琐碎,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对于这些看似习以为常的现象,是否有过深入地观察和思考。想想其实不难理解,作为一门学问,哲学的根本在于人,哲学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增进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与思考,脱离现实根基,哲学自然也就失去生存发展的土壤。
这里有必要厘清一点的是,哲学并非我们司空见惯的“心灵鸡汤”。巴吉马之所以不愿端出答案,根本一点就在于不想把那些初识哲学者引入模式化思维的歧途。俗话说,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激发思考,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巴吉马这里所说的哲学思考,并非指非得上升得哲学层面,具有一定水准的专业式思考。巴吉马努力想说明一点,哲学有其深奥的一面,也有其平实的一面。深奥的一面确应当由学者进行专业化探索,平凡的一面,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从这些朴实的观察与思考中获益,比如《士兵突击》里那位看似木讷但又金句频出的许三多。
许多人只是从许三多身上看到“一根筋”、“不抛弃、不放弃”、励志,事实上,许三多对生活的体会与认知,同样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比如,他认为“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撂着一个问题”、“我会带着问题生活,因为......这就是生活”、“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许三多的回答不是回答,他只不过呈现一种简单而又直白的现象,他只不过比别人观察得更加深入。如果让许三多对这100个故事进行解读,想必同样可以得到许多饱含生活温度的领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万佳琳)2013年,禹王生态集团在英国伦交所成功上市,被称为“中国猕猴桃皇后"的禹王生态CEO王鸿表示,禹王生态在英国上市,这项里程碑式的成就必将载入禹王生态发展的辉煌历史。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