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星系叫作死亡星系?正如人类需要氧气才能呼吸,星系也需要氢气、氦气等气体来维持生存。如果星系无法获得这些必要气体,星系则无法生成新恒星。停止产生新恒星的星系就被认定为是死亡星系。
天文学家们发现,年轻星系闪烁着温度很高的蓝光,晚年星系则闪烁着温度较低的红光。通过观测星系的光芒,科学家们可以推测出哪些行星属于已停止生成新恒星的死亡星系。
整个宇宙星系中,红色的 、死亡的星系约占所有星系的一半。
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寇文介绍,星系的出生过程与气体紧密相关。
恒星具有足够的质量和热量,对星体内的氢元素产生强大的压缩作用。氢元素在压缩作用过程中产生裂变反应,形成氦元素,氦元素再经过反应,产生出更高级的元素。此过程循环往复,最终产生出铜 、铁 、金 、银等宇宙中存在的各种元素,并最终形成恒星。这可以说是天文学家们一致认同的“定论”。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无法确定星系为何会失去生成恒星的能力,也无法回答星系死亡的具体过程。
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线索,是天文学界此前提出的两个假说。第一种假说是,在某种内力或外力作用下,维持星系生存的气体突然间被从星系中吸走,导致星系瞬间死亡;另一种假说则是,某种内部机制阻碍了新的气体供应,失去新的气体补充,星系在“缓慢窒息”中逐步走向衰亡。
此前,天文学家们多倾向于前一种假说,认为星系是被黑洞等物质突然间吸空了冷气体,导致星系瞬间死亡。不过,英国科学家此次的研究结果表明,星系死亡的原因很可能是第二种假说的情况,即星系在约40亿年的缓慢时间里,逐渐“窒息”而死。
新闻推荐
德国法律规定,精心烹制的食物属于艺术品,厨师受版权保护 网上晒美食当心被厨师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