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协亮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句关于读书的话出自我国当代出版家张元济先生之口,话语简单而又朴素,但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前却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且作为其最后一部授权作品《读书与做人》的序言,可见读书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前两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句话:“要么健身,要么读书。”我由此生出的感触是:健身指的是身体,读书是指心灵,一个是外在,一个是内在;健身能让一个人身体强壮,而读书则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视野和胸怀。“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不美吗?!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曾经这样说:“许多时候,自已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看看,读书就是如此之美!
前段日子,省里的文学专家来我们市里讲课,我与其中的知名诗人聊天时聊到了“读书”的问题,他讲了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80年代末期的时候,生活在粤东一个小城里的他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一个个书摊和书店之间,利用一切机会寻找一本好书。读书为他打开了一扇认识外面世界的窗口,从那时开始,他对书就有了一种阅读的自觉和狂热;在往后的日子,读书成了像吃饭、排泄一样的一种日常,只要坐下来,他便会拿起一本书。我想:如果读书不是人生丰美的旅程,谁愿意对读书这般如饥似渴!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人民日报》副刊的一篇文章简直把读书的美好写得淋漓尽致:“如果生命有八十年,我将还可以读上四十多年的书,想到这些,竟然连头发梢都是快乐。”
但很多自诩爱读书的人,经常会引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话来说明读书的好处,其实这种读书观往往催生出来的是“经世致用”以及“急用先学、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立竿见影”的实用读书法,这种抱着功利目的的读书,毫无乐趣可言,活生生是一种伏案苦读、刻苦啃书、死记硬背的折磨和苦差,甚至简直是一种刑罚。
我说的读书之美、之乐,是陶渊明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于谦的“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是醉月山人的“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能香我无须花”,是袁枚的“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是朱自清的“缓缓地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汪涵每年坚持要读上几十本书,家里的书房叫“六悦斋”,就是因为他觉得读书能满足人六根(眼、鼻、耳、舌、身、意)的愉悦感。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在《普通读者》中写道:万能的上帝看到腋下夹着书的读者走近时,只能转过身来,不无欣羡地对彼得说:“瞧,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连上帝都知道读书是美好的事情,那么,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不就是人生最好的时光吗?!
新闻推荐
▲这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替诺福韦酯和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埃克替尼、吉非替尼(5月20日摄)。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