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孙中山传记》的人都知道,孙中山十分酷爱读书。他一生两大嗜好,除革命外,就是读书。孙中山要告知世人的是:书与生命同行,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享受就在书中,书给人以融融相通的生命感受。
其实,人都是学而知之,生下来迟早都要识字读书的,人的一生就专门安排了一个读书时期。书中有学问、有慰藉、有理解,更有良师的教诲、益友的陪伴。当你欣喜若狂得意张扬时,它会告诫你:要低调做人,有所节制;当你彷徨苦闷愁眉不展时,它会疏导你:要放松心情,自我调节;当你气急败坏暴跳如雷时,它会慰藉你:要学会宽容,换位思考;当你感叹命运不济成功艰难时,它会激励你:要学会坚持,懂得感恩。
书籍支配着一个人的生活,它不仅给予人知识和学问,还有生存的勇气和信心。一代伟人毛泽东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谈古论今,皆成文章,是同他一生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不管走到哪里,总是书不离身,手不释卷。孜孜不倦的读书生活伴随着他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爱书、惜书,嗜书如命,每天与书共眠,好学一生达到的非凡境界,为我们读好书作出了表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表达了读书已成为人们生活乃至生命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它可以使人的生活丰富深刻;还可使人的生命激情昂扬。
权位显赫、名驰遐迩的英国政治家马考雷在他的自传里写道:“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光,都是在书本里度过的。即使有人提出,只要我不再读书,就可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身居王宫,享受珍馐佳酒,拥有华贵服饰,我也决不答应。我宁愿做一个穷汉子,挤在一间窄小却富有藏书的阁楼里,也不愿做不喜欢读书的人。”马考雷的话说出了读书做伴的无穷魅力。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就我个人体会而言,不同的年龄,其心境不同。少女时期,青春葱茏的岁月,面对书中绿草的清甜,小鸟的欢叫,大地的厚实,生命的韧性,读来倍感亲切,偶尔读到一段豪言壮语、精言妙句,常常是怦然心动,欢喜不已。就这样我神游了《猎人笔记》《战争与和平》《约翰·克利斯朵夫》《庄子》等等。步入中年后,思想成熟,世事练达,看着一行行清新平实的文字,就仿佛叩开了先哲圣贤的门,室内春意盎然,祥光盘亘;又仿佛推开了一扇窗,万千世界,尽收眼底,无限风光在书中。
黄庭坚曰:“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如今,读书于我来说如同每天洗脸一样成了习惯。有人听仙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知肉滋味;我则是一日不摸书,便觉一身不舒畅。有书做朋友,便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我真诚地感谢在生命的旅程中有书与我一道同行,荡涤我心灵的浮尘。
新闻推荐
↓8月12日,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男子团体追逐赛决赛中,英国队以3分50秒265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 新华社记者任正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