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 文/图
收藏糖纸热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席卷全国。那时的孩子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只能在贫乏的生活中寻找乐趣。于是,花花绿绿、内容丰富的糖纸成了孩子们的共同爱好。常言道,盛世收藏,如今,老糖纸收藏已经发展成为收藏界一个独立门类,几十年后,我又“重操旧业”,并如醉如痴。
糖纸的来源有几个途径:自己吃的,跟小朋友用零食交换的,还有捡来的。把皱皱巴巴的糖纸洗净贴在玻璃上,用手指轻轻摩挲平并挤干糖纸与玻璃之间的水分,当糖纸四角微微翘起时,就可以揭下来夹在书里了。不一会儿,原本其貌不扬的糖纸便脱胎换骨:颜色鲜亮、平亮如镜。放在手心,它很快蜷缩成一个直筒,孩子们便惊呼:“活了”!
老糖纸在材质上有玻璃纸、蜡纸、胶印纸、锡纸等。在图案分类上,有动物、人物、花卉、水果、体育等。特别珍贵的是那些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糖纸: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和平鸽与祥云纹图案、公私合营时期的爱国口号、抗美援朝时期的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以及标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口号等糖纸。
民国时期的糖纸全是繁体字,读字的顺序是从右到左。那时的人物画像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全是柳眉、细眼、水蛇腰,摆着凸显人体曲线的“三道弯”。无论是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还是不谙世事稚嫩可爱的男童,一律含情脉脉或搔首弄姿。新中国成立初期,糖纸上的文字仍然是繁体字,但读字的顺序悄然改变: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在同一张糖纸里穿插使用,图案变得质朴可爱,人物的姿态和表情也是千篇一律:“很苏联”。
我有两张心爱的藏品,一张在花卉后面用模糊、细小的繁体字写着“吃了名贵糖果,莫忘爱国运动”,把吃糖和爱国联系起来,真是别出心裁,我似乎看到了躲在糖纸背后的资本家小心翼翼地生怕成了革命的对象,打出一句爱国口号为自己涂脂抹粉。另一张是品相、创意俱佳的抗美援朝糖纸。上面印着一组志愿军队伍的剪影,战士们骑着战马,高高矮矮参差不齐,糖纸的名字叫“凯旋奶糖”。现在,一张品相很差的抗美援朝时期的糖纸,动辄就卖到500元以上。
“文革”题材是糖纸收藏最大的热门,上面有各式各样的工农兵、红小兵、红卫兵的形象,甚至还有“走资派”挨斗的情景,而更多的是革命口号和毛主席语录。
当时被大家到处丢弃的糖纸如今成了价格不菲的收藏品。收藏糖纸让我了解了我国糖果业的发展历史,知道了民国糖果大亨马宝山、大白兔奶糖的“祖父”——民族资本家冼冠生、北京义利的英国商人詹妈斯·尼尔。如今,老糖纸的收藏者日渐增多,也逐渐被“80后”喜欢。老糖纸不仅记录了一种文化、一段历史,还是一片小小的艺术天地,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更是一种难以抹去的记忆。
新闻推荐
二战期间,有一次,英军打了一场胜仗,俘虏了大批德国兵。首相丘吉尔飞抵前线慰问官兵,早就恨透了德军的英国官兵向他建议,处决这些德国兵。丘吉尔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前不久,希特勒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