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下午,剑南老街古戏台前方的院坝里,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式椅子。一茶一座的藤椅是两家茶铺提供的,它们位于古戏台的左右两边,可谓占尽地利。对于戏迷来说,这当然是件好事,站着或者蹲着看戏,那味道可不好受。现在演员唱戏都配有麦克,嗓子一开,那些抑扬顿挫的唱腔就从音响里流淌出来,在院坝里回荡,因此有些戏迷干脆就坐在了古戏台斜对面关帝庙正殿的台阶上,照样听得如痴如醉。
五一期间,古戏台上要演出十场折子戏,我比较熟悉的有《定军山》、《三娘教子》和《铡美案》。唱川戏的都是原绵竹川剧团演员及一些票友,他们平日都在人民公园杨锐广场的回廊里唱戏,只不过没有开脸着戏服,俗称摆围鼓(川剧座唱),但唱念做打丝毫也不马虎,锣鼓弦子更是有板有眼。久而久之,演员们的川戏唱得更好了,一批戏迷也过足了戏瘾。古戏台上铿锵锣鼓一响,演员们就开始粉墨登场,戏迷们的眼睛都齐刷刷地盯着台上演员的举手投足,嘴里念念有词,似乎自己也是个角儿一样。川戏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数百年来滋养着蜀地百姓的生活。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在舞台上轮番上演,忠孝节义、礼义廉耻乃至真善美等理念深蕴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蜀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不就达成了文化“以文化人”的目的吗?
戏台各地都有,但剑南老街的古戏台堪称精美相传。古戏台建于明代,呈斗拱形结构,飞檐翘角,动感明显,充分展示了传统建筑的雍容华贵,专家称这曾经是川西最精美的古戏台。可惜古戏台解放后毁于人祸,后来根据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的老照片进行复原修建,这才有了今天的古戏台。古戏台金碧辉煌,美轮美奂,每一个细节都非常完美,让老街增色不少。
在古戏台所在的剑南老街,只要你来,就能找到属于你的休闲方式,因为这里就是绵竹的人文地标。你想聊诗歌吗?请到紫岩书院来。紫岩书院初看是一个普通的茶坊,其实大有乾坤。北大在读博士赖和平曾在这里办过短期的国学讲习所,现在是绵竹作协的活动场所,是绵竹的文化集散地。每逢周末,这里都会有公益文化讲座,授课者都是本地文化名流,堪称一场本土的文化盛宴。
除了文学和戏曲,在以古戏台为核心的剑南老街上,你还可以感受到茶文化、关帝文化、三国文化、白酒酿造文化、酒吧文化和绵竹年画文化等。这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可谓文气盎然,异彩纷呈。老街的得名源于“剑南春”。“天益老号”酿酒作坊始建于南齐时期,一直没有中断过酿酒,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绵竹出美酒,这是自然、历史和地域的选择。绵竹的先民在富足安定的生活环境下,用智慧创造出了酿酒技艺和丰富的酒文化并且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文化是最能滋养人心的,文化就是现代人的心灵家园。徜徉在剑南老街上,“酒乡画城”的滋味扑面而来,让你不由得暗自感叹,这就是曾经的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吗?这些熙熙攘攘的行人,就是曾经孤苦无依的受灾群众吗?
大地震已经过去六年了,我们不能总是徘徊在悲情里,该咋生活还得咋生活,要像关公一样顶天立地,要像美酒一样绵柔甘醇,要像年画一样艳丽多姿,要像诗歌一样灵活自由,总之一句话,得活出绵竹人的精气神来。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也算大地震后文化重建的成果吧!
新闻推荐
1月20日,春雨绵绵,羊城晚报记者从贵州省黔南自治州都匀市出发,驱车百余公里前往平塘县通州镇党振村探访一对寿星夫妇。沿途尽是蜿蜒的盘山公路、陡峭泥泞的山道,艰难行走了4个多小时后,终于寻至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