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河护卫队2》到《摔跤吧!爸爸》这些正在影院热映的电影,到“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主演的最近才在北美上映的《天才少女》,都有一个重要的话题:爸爸。除了《银河护卫队2》只着重展现“亲爹变态,干爹来疼爱”的“煽情”父子关系之外,另外两部电影所带出的话题更引起网友们关注。
在《摔跤吧!爸爸》中,网友们探讨印度严父把两个女儿教育成著名摔跤手的做法,整个过程到底算不算好的“利用父权逼迫女儿完成家长的梦想”;《天才少女》中呈现的“精英教育”和“美好童年式”教育,到底哪种教育观念好,以及两种教育观念有没有办法共存的话题,同样引起不少讨论。
更有影迷反思,《摔跤吧!爸爸》这种结合运动和教育题材的电影能在印度刷新票房纪录,而且在全球获得好票房和好口碑;在大片当道的好莱坞,也有大明星大导演花时间精力拍《天才少女》这种电影,并且获得观众肯定,中国电影人在这类题材上反倒甚少涉猎。近期,那句“唯有当父母不用经过考试,真可怕”的名言被越来越多的网友转述。考试没法考,但看看这些电影,学点为人父母的知识,还是可以的。
《摔跤吧!爸爸》
严父有爱,但不善言语交流
由宝莱坞巨星阿米尔·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上映已经十多天。在同时登场的《银河护卫队2》拿到44.0%的排片,自己只有13.3%排片的情况下,《摔跤吧!爸爸》依然以21.4%的上座率打败了《银河护卫队2》的19.5%的上座率,随后周末两天,《摔跤吧!爸爸》凭借好口碑,排片量和票房越走越高,周日的上座率更是达到34.9%,周末三天票房超过8600万元,虽然离《银河护卫队2》周末3天3.4亿元的数字很远,但对于印度电影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成绩。
影迷们除了赞美该片演员演技好、没想到摔跤题材电影都能拍得这么紧张刺激之外,也有不少人探讨阿米尔·汗扮演的严厉父亲马哈维亚对女儿吉塔和巴比塔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
案例还原
严父带出冠军女儿的故事
在《摔跤吧!爸爸》中,拿过印度全国摔跤比赛冠军的马哈维亚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回到小镇生活,没有完成为国家在世界级比赛中拿到一块金牌梦想的他寄望妻子能生个儿子帮他圆梦。然而当妻子生下4个女儿之后,马哈维亚放弃了梦想。直到有一天,他得知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巴比塔把两个欺负她们的高大小男孩揍到带家长来投诉时,他看出两个女儿的潜力……他叫妻子给他一年时间训练女儿,如果不成功就放弃培养她们当摔跤手的梦想。于是这一年中,他每天早上5点把两个读小学的女儿赶到街上跑步、把她们推进河里、把她们的长发剪成寸头,逼得女儿高唱“爸爸是暴君”之歌。然而,在女儿们参加完14岁的同乡小姐妹嫁给陌生男人的婚礼后,为了逃脱这种“印度女人宿命”的她们,开始认真跟着父亲训练。最终在国际赛事上,两个女儿都为印度拿下金牌。
教育争议
父爱还是父权?
该片目前豆瓣超过5万名影迷给出的综评9.3分,大部分观众都对电影给予赞美,但也有网友给出两星甚至一星评价,其中最热门的负评写道:父亲价值观简直令人作呕,以梦想、金钱、冠军强制女儿人生,所谓父女情不如说是满足私欲后的奖励。而在讨论区,也有不少人争论片中展示的究竟是父权压制还是父爱感召之类的话题。
引起争议的关键,当摔跤选手究竟是不是女儿们的梦想?父亲给她们高强度的练习,是不是纯粹把女儿们当成实现他梦想的工具。其实,认真看完电影的观众都能感受到马哈维亚对女儿们的爱。有不少网友指出,马哈维亚培养女儿的基础是这样的:首先他发现女儿们的潜力;其次他有用一定的时间段(一年)来考察这种潜力发挥的可能。不可否认,他没有给女儿们一个平凡的童年,但考虑到当地乡村女孩的地位和没有选择余地的“宿命”,父亲以“逼迫”的方式带她们走上逃脱只能当家庭主妇的宿命的“另类人生”之路,但马哈维亚没有从头到尾推着女儿们走这条路,听完14岁小姐妹在出嫁之夜向她们哭诉“我也想有个你们这样的爸爸”之后,两个女儿是主动走爸爸带她们走上的摔跤之路。
有网友认为,发现孩子潜力然后开发,是为人父母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不过,更感人的是马哈维亚的出发点其实不仅是让孩子帮他圆梦,更重要的是成为她们走上更广阔人生的重要推手,同时也是为当地很少有选择余地的女性们,见识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有教育专家指出,片中马哈维亚对女儿的严格和疼爱都毋庸置疑,造成“父权”还是“父爱”,根源是马哈维亚不善语言交流,他没有跟女儿们用言语交流内心想法。不过,女儿们透过父亲的表现,能读懂他的父爱,只不过,没有“直白的对话阐述”,反倒让部分观众误以为他把女儿当工具。
新闻推荐
印度铁路系统食品采购黑幕曝光:每公斤豆腐进货价高出市场价40倍
上周,西方媒体刊文称印度铁路公司将无法完成2016至2017年度的盈利目标。5月2日,《印度教徒报》的一篇报道点破了印度铁路公司经营不善的“原因”所在,该公司的餐饮部门竟然用每公斤9720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