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凭借好口碑与高票房迅速走红,燃点与泪点爆棚。其中,父亲对女儿的教育引人深思:学会在逆境中激发孩子潜力;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优势;教会孩子不畏嘲笑和质疑,笃定信念……从这部电影中,你获得了哪些教育启示呢?
一定要求父母胜过孩子的
是比赛而不是教育
大女儿吉塔在赢得了全国冠军并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之后,开始跟随新教练训练。慢慢地开始迷信新技巧,渐渐淡忘在父亲那里学到的战术。回家时她打败了父亲,并且以为这足以证明自己足够强大。没想到后来吉塔在国际大赛中屡遭败绩,在痛苦迷茫中终于与父亲和解,并依靠父亲的指导和鼓励,赢得了世界冠军。
启示:其实,父亲的技巧还是老技巧,战术也是老战术,父亲只会越来越老,越来越打不赢如日中天的女儿。在被女儿摔倒之前,马哈维亚一直相信,作为教练只有战胜了女儿,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可是和解之后,他和女儿的心态改变了,他们都明白了输赢只存在于比赛中,引导孩子觉醒、成长,才是真正的教育。
父母比名师更了解孩子的秉性
因材施教很重要
为什么吉塔的教练总是不喜欢马哈维亚在观众席上对吉塔进行指导?因为马哈维亚的指导总是与他的意见相左——他叫吉塔注意防守,马哈维亚却要吉塔勇敢进攻;他让吉塔主动出击,马哈维亚却叮嘱吉塔要稳住……
启示:面对同样的情况,两人给出不同意见的原因在于,马哈维亚更能了解女儿的心态秉性和赛场情况,能做出更灵活准确的教学判断。作为父母在子女教育中一定要从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灵活运用日常中所学的教育方法,并不是像吉塔的教练一样缺少运用时的灵活度,从而导致不尽人意的结果。
学会在逆境中创造条件
激发孩子潜力
影片中,马哈维亚找当地体育局地方官员希望申请一笔资金,为女儿购买专业的摔跤垫,却遭到了官员的冷嘲热讽。生气的马哈维亚受到哥哥的启发用床垫做替代,还用彩色笔在纸上画出正规摔跤比赛场的样子给女儿看。
启示:这一切的斗争和努力,其实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是父亲以自己的实践经历告诉孩子,如何在逆境中创造条件,继续前行。
父母的鼓励和信任
可以坚定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
马哈维亚听到教练要求女儿降到51公斤级,十分生气!当即收拾行李赶到女儿身边。增加营养、指导女儿训练,对问责的校长苦苦哀求:“她们唯一的错,就是有一个疯狂的父亲”。马哈维亚始终相信女儿,即便在教练决定放弃吉塔的时候,也依然坚定相信吉塔能够在女子55公斤级的摔跤赛场上称霸世界。
启示:当被挫折拖进绝望深渊,迷茫不知所措时,父母的鼓励和相信是光,是力量,让孩子可以一次次战胜失败,坚定地重新出发。
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优势
找到真正的自我
“就是要把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这是影片中爸爸唯一的信念,就像一句口号响彻了整场电影,所以最终当女儿将金牌拿到马哈维亚眼前时,他终于对女儿说出了那句话“你是我的骄傲”。
启示:孩子的成长是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而教育恰恰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父母要努力地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缺陷、领略自我的优势,从而找到真正的自我,锁定奋斗目标。父母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和优点,给予正确的方向和鼓励,指引孩子向目标不断奋斗。
教学相长
跟孩子一起互相激发共同成长
马哈维亚从一个平凡的想要儿子、再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儿子的父亲,变成了一个唤醒女儿独立人格的伟大父亲,而他也收获了一个强大的女儿。在爸爸和女儿的泪水和汗水中观众看到了最终的奖牌凝结了许多,有爸爸不顾一切的信念,有女儿日复一日的训练。总之,奖牌是爸爸与女儿共同奋斗的成果。
启示:这展示了教育过程中协作与互助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互相启发的过程,是主体与载体的相辅相成,家长要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不断进步。
教会孩子不畏嘲笑和质疑
笃定信念勇敢坚持
马哈维亚逼迫女儿们进行摔跤训练的用心良苦,在她们被可怜的早婚新娘训斥之后才得到理解。“我希望有这样的父亲,至少他希望你们能够通过努力去掌控自己的命运!”马哈维亚没有这样说,但他始终在这样做。所以我们才看到影片中爸爸和女儿的冠军梦被叫醒之后的奋进和勃发。
启示:为什么奋斗?当孩子问起这样的问题,未尝不是希望父母能够帮自己发现人生的理想和信念。如果父母能够鼓励孩子笃定信念,勇敢地走下去,不畏嘲笑和质疑,那么这样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贵人”。
内容及图片源自“人民日报”微博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在一场被印度媒体称为“史无前例”的法官大战中,一名高等法院法官与最高法院法官互相签发针对对方的逮捕令并做出宣判,而前者目前正受到追捕。今年1月,定于6月退休的印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