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笔者和一帮友人赶赴某地赏花。此地有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微风拂过,数百亩花浪泛起,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赏花之际,朋友有人内急,东奔西走,未见一处厕所,遂一路狂奔,找一偏僻处,就地解决。笔者发现,花海四周随地大小便现象并不少见,散发的臭味令人作呕,与这沁人花香格格不入。
也许,主办单位认为花季苦短,只有十几二十天,没必要花钱建几个干净、舒适的厕所,游客忍一忍就过了。笔者发现,阳春三月,春意迟迟,河池各地举办的花节甚众,花海人潮,甚为壮观,但如厕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外边是人间美景,里边是“三急”来袭,叫游客情何以堪!
吃喝拉撒,人之常情。一个人如果一天不如厕,身体机能就有可能出了问题。寻常人家,天天如厕,对厕所多少有点熟视无睹,但如果出门在外,“三急”忽来,此时最盼望的是找到厕所,痛快“发泄”一番。由是可见,如厕看似小事,但跟每个人息息相关,“拉撒”跟“吃喝”一样,是人生活的基本内容,亦是民生之大事。
厕所,似乎无关风雅,但厕所的变迁,见证着人类的文明进程。上古时代,鸿水滔天,厕所的概念无从谈起。中国最早出现厕所的概念,在于《周礼》。据《周礼》记载,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在道旁建了厕所;欧洲则有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其母如厕时降生的传说;宋代文豪欧阳修,坦承自己的文章多出于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看来,宋之时的厕所,应该已经很舒适、干净了;发展至今,厕所的设备越来越先进,人们不再捂着鼻子如厕,很多人倒愿拿一本书或手机,在马桶上呆半个小时,对他们来说,这未尝不是一大乐事。
厕所如此重要,但并非人人都能舒心如厕。据报道,目前全球有70亿人,能坐上马桶的只有40亿人,还有15亿人的厕所是露天空地、路边和河岸。在印度等国家,因厕所引起的流行病等卫生问题,深扰着当地政府,对国家形象也有很大的影响。
这几年,得益于生态优美和金字长寿招牌,河池的旅游声名在外,呈井喷式爆发。但河池不少景区、景点,厕所要么“脏、乱、差”,要么“偏、少”“退进两难”,要么干脆没有。“如厕难”频频发生,显示我们在服务和细节上,和国内一流景区还有很大的差距。河池经济要转型,旅游业必须扛大旗,当先锋。河池旅游要实现真正腾飞,必须从细节抓起,由小及大,由外及内,大力实施“厕所革命”,让游客玩得开心、吃喝舒心的同时,也要“拉”得畅心。
两块砖,一个坑,蛆蝇孳生臭烘烘。过去,河池农村大部分地方人畜共厕,厕所脏乱不堪、粪水四溢。近年来,经过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很多农户盖起漂亮的楼房,建有专门的卫生间,用上干净、卫生的厕所。然而,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以及陈旧观念的影响,不少地方土厕依然存在,如厕难、排污难、垃圾粪便处理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同样,有没有干净、卫生的厕所,是老乡小康不小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农村“改厕”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小小厕所,可以窥见一地文明,树立一地之形象。厕所虽方寸之地,但意义非凡,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国计民生。前不久安徽省巢湖市成立厕所整治小组,市委书记亲任“总所长”,绝非大材小用,或者博人眼球,而是见微知著,以小抓大。窃以为,非独在旅游业,在全市范围内,也该来一次“厕所革命”。各地父母官要做好“厕所之事”,让“厕所革命”成为文明的动力,小康的标本,成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系统工程。
新闻推荐
在印度乞拉朋齐,有一个小部落因村民利用橡胶树做的“活桥”而出名。这个居住在Nongriat村庄的小部落叫做卡西族,由于走到临近村庄需要2800步,他们基本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而这个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