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篇)
有人慧眼:中国画是进步的。意思是中国画是一步一步独立起来、具有审美特征而成为艺术门类的。开始阶段,象形与图(画的前身)出现,是为了比物记事。比如上古漫长时期,文字与画混合,伏羲画八卦即典型。到了周朝,图与画表现得更细致了,为真正的绘画艺术打下了基础。有了专门画家的两汉人物画发达,印度美术跟着传入中国。到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大家辈出,尤其绘画理论也发达起来。顾恺之有《魏晋名流画赞》《论画》等,其中提出著名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注重细描,但是更要突出重点,表现人物神情。谢赫著《古画品录》,提出绘画“六法”如“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摹移写”等,特别是“气韵生动”可谓中国艺术精神的内里,其余皆具体的绘画技法。中国画的画法大体完备。关键是到了魏晋,艺术进入自觉、自律时代,绘画真正当作了绘画本身即进入绘画艺术时代。
崇尚晕染、凹凸法的佛道画从盛于六朝一直到两宋,元代衰落后,明朝风俗画渐兴,则又是一番景致。其间元代曹仲达、唐朝吴道子谓“曹衣带水、吴带当风”皆有新法,清至今既延续传统又浸染中西,画风该是又一大变,但皆不脱魏晋之渊源,如谢赫的“六法”的影响一直存在。
激情必然突破摹写
对于梵高的作品,《吃土豆的人》《圣玛丽风景》《夜咖啡馆》等我认为都不是真正体现其风格的,而著名的《向日葵》仅体现了一半,真正体现其风格的是《星月夜》。当然,《吃土豆的人》也有变形,梵高还给自己的画法辩护过:“我不想真实地描绘画中的人物形象。真正的艺术家描绘物象,不是按照物象的实际情状用毫无生气的分析方法来画,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画。”但是相对而言,《吃土豆的人》还较写实,只是浸润了印象派的气息。但是,强烈的色彩和狂放的笔法并不能满足自己。后来他超越了印象派,画风遂之一变,变在变形、变型。扭曲、夸张、错置、打乱、幻觉等皆变形应有之义。对于梵高来说,变形来自于内心的感受、需要或自觉,是无意识的,他是一个激情燃烧的画家,准确地说属于典型的“激情画家”。难怪人们将他看作神经质、疯子、精神病人。内心的世界与客观的世界判然有别,传统现实主义的摹写之类哪能框定得了他?
■海淀
新闻推荐
年,安徽省金融行业积极践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号》,众多企业为安徽省的经济乃至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年末,本报隆重推出年度中国(安徽)华鼎奖金融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