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
我国古建筑中的“宝塔”,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而引入并逐渐完善起来的独特的建筑物。宝塔起源于印度,为佛教建筑物,原为葬佛舍利之所用。现在我们见到的中国宝塔,是中印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古塔建筑多种多样,外形上由最早的方形发展成了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有木塔、砖塔、石塔、铁塔、铜塔、琉璃塔,甚至还有金塔、银塔、珍珠塔等。中国塔的层数一般是单数,通常有五层到十三层。
富县,自古以来地处边关重镇和交通要道。自隋唐以来到清末,一直是当时陕北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人口相对稠密,经济繁荣。宗教文化在这里传播得也比较广泛。所以富县也成为陕西多塔的县分之一。富县境内现已发现不同时期的古塔11座,占延安市古塔总数的15.15%。其中唐代古塔1座(开元寺塔)、宋代古塔2座(柏山寺塔、福严院塔)、明代古塔7座(八卦寺塔群、宝严院塔、杨兴墓塔、马公墓塔)、清代古塔1座(白骨塔)。其中有砖塔9座,石塔2座。这些古塔建筑风格各异,造型精美,是研究我国古代宗教历史、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
柏山寺塔:柏山寺塔位于富县直罗镇柏山寺山腰间,今俗名柏山寺塔。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始建,宋代重修[清·华沅《陕西胜迹图志》记:宋景德元年(1004)重修]。清道光(1833)本《鄜州志》卷二载:“柏山寺,在鄜州西九十里直罗镇西北。满山皆柏,寺在柏间,因以为名。古塔耸出,殿阁亦若隐若现。”柏山寺塔,八边十一层密檐楼阁式砖塔,通高43.3米,塔基每边长3.7米,底周长29.6米。塔体底层正南辟拱券门,内筑边长2.3米的小方室,方室顶部叠涩收顶;沿塔外一层台阶直上,经第二层券门进入塔内。塔内中空,原有木楼板楼梯,可登临塔顶。现木楼板楼梯已损毁。
八卦寺塔群:八卦寺塔群位于富县张家湾镇念沟八卦寺村北的台地上。据传说,八卦寺原名为八塔寺,因有八座塔而得名。寺院早年已毁,现尚存砖塔3座,间距5—15米。由北向南依次排列。
一号塔,八边密檐楼阁式实心砖塔,塔级八层,通高9.7米,底边长1.43米,每层以砖叠涩出檐,仿木结构双排椽头、瓦垄。塔身除第一层、第三层南面辟圭角形龛外,其余素面,叠涩收顶。
二号塔,方形密檐式实心砖塔。塔斯社级八层,通高9.5米,底边长2.8米,底层东面辟一券龛,层间平砖四层叠涩出檐,檐角缓慢向上翘起,使得每面塔檐均呈弧形。塔檐下饰有模压的花砖,图案为壶门或对称形的花卉。塔顶平砖攒尖,塔刹无存。塔砖规格:37厘米×18厘米×7厘米、32厘米×17厘米×6.5厘米。
三号塔,八边楼阁式实心砖塔。残存八层,残高约10米,底边长1.45米,除第二第三层塔身一面辟有圭角形龛外,其余均为素面。层间除以平砖三层叠涩出檐外,别无装饰。整体塔群简洁美观,格调古朴庄严。
八卦寺塔群,三塔并列,成为群体,造形各异,各具特色。其建筑年代,有建于晚唐、明代、金至明代时期三种说法。究竟建于何时,还有待进一步调查论证。2003年9月24日,八卦寺群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塔:位于富县县城西北龟山的半山腰。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塔建于唐代,是延安市现存最早的古塔,富县县城的标志建筑。传为唐贞观年间(627—649),尉迟敬德任鄜州大督时监造。方形楼阁式空心砖塔,据2009年发现的塔体铭文记载,该塔原为十三层,不知何年因何原因,塔顶残损,塔刹无存。现残存十一层,残高32.3米。底层高7.13米,底边长8.5米,正东面辟有券门,门宽1.46米,高2.7米。二层以上各层四边均辟券门,第四层正东券门两侧形似假窗的地方,镶嵌两方砖刻铭文,一方为《最胜成就真言》,另一方为《造塔功德经云》。这两方铭文记载了维修宝塔的时间、层数及修塔僧众。维修时间是大宋大中祥符六年癸丑岁(公元1013年)。第十层镶有石刻铭文一方,字迹大多数已经脱落,不可辨认;能辨认清楚的有“弟子王氏、五十千善、大中祥符七年”等。各层间均以平砖加饰菱角牙子十三层叠涩出檐,塔檐下隐出阑额。塔内各层原有木楼板,以木楼梯攀援而上,可登临每层券门远眺县城景色,现楼板楼梯已毁。开元寺曾经过多次维修。维修后的开元寺塔古朴庄严,气势雄伟。
新闻推荐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军方15日再次成功发射可携带核弹头的“烈火—5”型弹道导弹。负责发射的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证实,当地时间上午8时45分左右,一枚“烈火—5”型导弹从奥迪沙邦惠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