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登记的第二天。江苏媒体记者跟随普查员上门,体验普查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与此同时,针对徐州在摸底阶段发生的以“普查”为名入室盗窃的案件,警方发布预警,提醒居民注意。
普查带上“打狗队员”
南京下关区最大的流动人口聚集地位于幕府山街道,该街道地处城郊结合部,历来是流动人口的高发聚集地,盛世花园社区下辖的窑上村更是街道流动人口的最大聚集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6000余人。
“这里散居居民居住混乱,门牌号码凌乱,有的甚至没有门牌号,有的房屋盖在幕府山上的树木丛中,有的建半山的陡坡上,而且很多居民都养狗来看家护院,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几条凶猛的狼狗。”记者了解到,普查员中不少是年轻女社工,一想到这些狼狗,她们都摇摇头—— —“不敢去。”针对养狗的现象,给每个普查小组另外配备一名专业的打狗队员,协助普查工作人员入户普查。有了“贴身保镖”,大家都表示终于放下了心,晚上也敢入户了。
绕着弯子问“死亡人口”
短表上还是对居民出生 、家庭人口的简单统计,到了长表登记内容就复杂得多了。除了生活来源 、住房面积因为事关收入 、房产而让居民敏感,另有一些因为死亡 、生育人口涉及个人隐私而让居民不愿开口。
比如长表中有一项针对已婚女士,15至64岁以上妇女填写。内容包括生育几个 、几男几女 、成活多少等等。“像成活几个总不能很直白地问人家是否流产过吧,这时候我们就把表拿给居民,让他们自己看。”五台花园社区普查员刘云珍说,“而遇到登记居民是老人,问人家死亡人口就太晦气了。”遇上这种情况,刘云珍总结要懂得说话委婉 、绕弯子。“这时候我就问对方家里有没有增添人数啊?对方就晓得了。”
对境外人士得察言观色
南京五台山社区的外籍居民有332户,国籍多,人员复杂,宗教信仰 、民族习惯 、生活禁忌众多;加上他们保护隐私的意识强。这些都给入户人口普查带来“难题”。
普查员张剑刚告诉记者说,绝大多数外国人都会积极配合,但在入户时间掌握上存在困难。2日上午,有的住户不在家,下午记者随张剑刚来到一印度留学生住处。
记者看到境外人士需要填写的登记表比普通登记表要简单得多,需要填写姓名 、年龄 、性别 、居住时间 、受教育程度等选项。每张登记表项目旁边都标注着英文,方便理解。跑了几户老外家,张剑刚总结,跟外国人打交道,关键还是要会察言观色。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