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家富
转方式、调结构,各地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各不相同,转什么、怎么调,应该有不同的战略选择。莒县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自身的优势条件,扎实开展“发展提速增效年”活动,趟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转调”之路。
7月29日,参加转方式调结构科学发展观摩会的全体人员一走进莒县的第一个观摩点——— 印度彼那尼荣安水泥二期工程,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莒县产业转型升级、提速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上半年,这个县着力扩大投资增量,调整优化存量,过亿元项目密集落地,无论是项目质量,还是投资规模,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 18个,过5亿元项目7个,过10亿元项目的4个。
在莒县中联水泥有限公司项目现场、在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现场、在东部新区“三路两桥”工程现场……与会人员细细体味莒县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气魄和谋略。正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在点评时所说:“莒县已经拉开了开发建设的大框架,这为莒县今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积蓄了充足的后劲。”
杨军认为,莒县转方式、调结构和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对接港口经济有了新进展,城市空间拓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利用外资逆势而上,实现了县域经济整体实力的持续增强、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
投资18亿元的华润风力发电项目、投资10亿元的国电风力发电项目的测风塔均已安装完成,正在进行数据收集工作;投资2.37亿元的秸秆发电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80%,建成后年可节约标煤约7.2万吨……在全力推动提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招商选资,环保节能和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项目不断增多,成为该县上半年项目建设的突出亮点。
在做好工业“转调”的同时,莒县农业的“转调”之路也越走越宽。投资4000万元的莒县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极大兴致。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效为在点评时强调,要充分利用检测中心这一平台,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莒县乃至周边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
新闻推荐
孝心可嘉,方式不对!——国庆期间,武汉一小伙带着老家农村的父母吃了三天“洋荤”,结果爸妈吃不惯披萨、寿司、印度咖喱……又碍于儿子的面子,实在饿得睡不着,只好半夜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