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百科】
随着大运河和丝绸之路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的世界遗产增加到47处。中国继续稳居世界遗产榜第二的位置,仅少于意大利。
世界遗产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年会,每年举行一次,批准由各国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
目前,狭义的世界遗产共包括四类,分别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而广义的世界遗产还包括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届世界遗产评审大会召开于1977年,中国则是在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从1987年开始,中国申报的项目陆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目前我国47项世界遗产中,自然遗产有10项,文化遗产有33项,双重遗产有4项。其中,位于山东的世界遗产包括泰山(双重遗产,1987年获批)、齐长城(文化遗产,作为长城的扩展项目于1987年获批)曲阜三孔(文化遗产,1994年获批)和大运河(文化遗产,2014年获批)。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