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琪
每一次和环县人谈起环县皮影戏的时候,都能感觉到环县皮影戏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毫不夸张地说,在环县人的心目中,环县皮影戏已经成了环县的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
上世纪50年代,环县皮影戏曾几次晋京演出,最终促生了甘肃唯一的地方剧种陇剧。1987年,环县皮影戏受邀到意大利演出,从此开始被外界广泛关注。2006年,环县皮影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包括环县皮影戏在内的“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环县皮影戏越来越有名气了,环县人对它也越来越重视了。但是,一个最基本的现实是,走村串户的皮影戏班子越来越少了。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如果走村串户的少了,走州过县、漂洋过海也就少了底气、少了后盾。所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所谓的环县皮影戏,就只剩下那些用牛皮或驴皮雕刻出来的人物或动物形象了;而所谓的保护和传承,就是涌现出了更多的、更有水平的“皮雕”艺人,开发出了更多的、更大的“皮雕”产品。而环县皮影戏的唱腔艺术、表演方式、伴奏风格,以及充满乡土气息的演出场景,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和记忆。
环县皮影戏是一种戏,而不是一种工艺美术意义上的“皮雕”。曾经以戏的方式出现,以戏的方式活跃,以戏的方式引人注目,现在就应该以戏的方式保护,以戏的方式传承,以戏的方式展示它的魅力。
怎样才能出现更多的皮影戏班子,怎样才能让更多的皮影戏班子唱起来,怎样让皮影戏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上更具观赏性,怎样让更多的环县人更喜欢看皮影戏,才是环县皮影戏保护和传承所面临的真正问题。
只有唱起来了,皮影戏才会有生命,才会有灵魂;只有皮影戏唱起来了,从皮影戏衍生出来的“皮雕”产品才会更有背景,更有意义。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国际滑联网站消息,当地时间14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滑联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和范可新分别获得男子和女子500米冠军。武大靖的成绩为41秒032,另一位中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