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章
日前,备受全国关注的“电梯劝烟猝死案”二审公开宣判,法院判决劝阻吸烟者无责,不用赔钱。这个判决既正确适用了法律,尊重了法律的基本原则,又坚定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引领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得到了公众广泛认可。公共场合吸烟本是一件不文明的行为,劝阻也是理所应当。如果跳出这起偶然事件,其背后隐藏的控烟仍是一个老问题——控烟年年喊,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效果并不明显。这值得思考。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其危害自不待言。中国是烟草生产、消费大国,吸烟者有3亿多人,占世界吸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无论从个人健康还是公共环境来说,控烟行动刻不容缓。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法规控烟,并设立了禁烟日,各地也有相关举措,然而在公共场所,吸烟者依然肆无忌惮。尤其是在车站、超市、餐饮、电梯等公共场所,仍有人随意吸烟,禁烟标志形同虚设。广大公众仍长期遭受二手烟的危害。
控烟难,到底难在哪?在公共场所,常常存在执法力量不足,很难对吸烟者动真格,即使有,不痛不痒的处罚也没有威慑力。在一些营业性的地方,老板担心生意受影响,对抽烟的行为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作为间接受害者的公众,是监督者,本应是控烟的主力,但更多的是沉默。对烟民而言,法律执行力度不够、公众的沉默,成为了变相的鼓励和纵容。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其实完全靠个人自觉。控烟是一场全民仗,除了吸烟者自觉,更需要社会各方面参与。
控烟力度要够。据了解,全球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从各国的经验看,控烟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控烟规定本身是否完备和严厉。比如新加坡规定,在禁烟区吸烟的罚款数额折合人民币为1000元左右,而且这条规定被严厉执行,这种力度显然会很有效;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的法治环境。禁烟令早就有,也有处罚办法,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法治环境不完善的当下,禁烟令的威力却被现实消解很多。很庆幸“电梯劝烟猝死案”的二审判决,能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控烟行动中。这提醒我们,要不断完善控烟法规和强调控烟执行力,为打赢控烟仗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控烟要打持久仗。禁烟本质上是在和人的习气交战,也可以说是在和烟瘾交战。人的“瘾”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很难改变,具有很强的不自觉性,只要内在不能克服,外在环境又不是那么压迫时,人总会将就自己的“瘾”。对戒烟,法律只能提供外在压迫的环境,但促进人内在认识的变化也很重要。首先,需要一场深入生动的烟草危害的全民普及教育,并演变成一种持久风潮。其次,还可运用科技的手段来配合控烟。比如在伦敦,公共场所都安装了灵敏度非常高的烟感器,划根火柴都可能引发警报。我们可以借鉴,毕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再次,控烟有关部门要转变工作方法,不能一阵风,紧一阵的松一阵,而需要长期着力,久久为功。
打赢控烟仗,人人终将受益,值得期待,而前提是需要你我的参与。
新闻推荐
?1月27日,杂技演员在新加坡牛车水举行的庆祝农历新年亮灯仪式上演出。当日,新加坡牛车水举行庆祝农历新年亮灯仪式。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