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大鹏
4月16日,当记者一行从市区驱车110多公里到达莒县果庄乡后梭庄村时,该村蔬菜种植户张敬聪正在自家大棚里劳作。
黝黑的皮肤,壮硕的体格,让人很难相信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但就在不久前,他的一幅书画作品被一位新加坡友人高价买走。
在果庄乡,像张敬聪这样的省级书法、艺术协会会员还有5位,市县级书协、美协会员有28位。由于在书画艺术普及上的成绩,该乡在2011年荣获“山东书画文化之乡”称号。
人口只有3.2万、收入以农业为主,这是果庄乡的基本乡情。“别看我们乡人口少,但每10人就有1人是拥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书画爱好者。”果庄乡党委书记王俊伟自豪地说。
果庄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该乡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同时,积极发挥传统优势,书画已成了群众文化生活主题。
全民参与和全民共享,这是果庄乡开展书画艺术活动的两个落脚点。
在果庄中心小学,记者看到学生们正在对照老师自编的教材认真学习书法。一直以来,书画就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该乡义务教育范围内,学校有老师自编的专业教材、专业书画课及书画爱好小组,学生成为书画艺术强大的后备力量。
在书画普及上,果庄乡舍得下“本钱”。在该乡驻地东、茶城河西岸,投资260万元、面积1000平方米的雪山书画院目前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待“梳洗打扮”后,即将于5月4日正式启用,成为普通群众书画艺术交流新平台。
“等忙完这阵,我准备到杭州中国美院去深造。”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张敬聪一边走出蔬菜大棚,一边笑着说。随着书画艺术普及发展,果庄乡已经有一批书画艺术爱好者走出了家乡。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