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在外界看来,“长赐号”堵住的不仅是苏伊士运河的交通,更是全球经济的运转。海运目前仍是最重要的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如何提高海运咽喉的抗风险能力、尽可能在替代方案上做好准备以防不测事件发生,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
当地时间5月23日,埃及伊斯梅利亚省上诉法院裁定,驳回日本正荣汽船公司要求放行旗下“长赐号”货轮的上诉,案件被重新发回初审法院。初审法院将于29日开庭审理“长赐”号堵塞苏伊士运河的赔偿事宜。
在外界看来,初审法院的裁定极大可能引发新的上诉,双方或陷入一场官司“拉锯战”。
这也意味着,已经滞留两个月的“长赐号”,回家的日子仍遥遥无期。
一
3月23日,悬挂巴拿马国旗的“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造成这条全球航运大动脉堵塞。经过6天持续救援,搁浅货轮才成功脱浅。
此后,“长赐号”一直停泊在苏伊士运河的大苦湖水域。4月中旬,伊斯梅利亚省经济法院裁决,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对“长赐号”货轮实行“预防性扣押”,直至船东支付赔偿。
管理局开出了一份赔偿清单,要求船东日本正荣汽船公司支付9.16亿美元的赔偿。
据媒体报道,“长赐号”搁浅期间,每天平均有价值96亿美元的货物运输受阻。埃及方面表示,每天损失1200万至1500万美元运河通行收入。
随后,埃方两次降低索赔金额:从6亿美元再降至5.5亿美元,并表示只要先支付2亿美元保证金就可以让“长赐号”获释。
期间,“长赐号”的日本船东、保险公司以及运河管理局之间,曾就损害赔偿进行谈判。
不过,围绕运河管理局方面提议的赔偿金额,双方磋商进展艰难。
二
双方争议的焦点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赔偿金额,即便降至5.5亿美元,船东公司仍认为金额过高。
另一个争议在于,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在堵塞一事上究竟有无过错。
从一开始,在厘清搁浅堵塞事件的责任问题上,双方就不乏冲突:日本正荣汽船公司主张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行为存在“过错”,也应为堵塞承担相应责任。
据英国《卫报》报道,日方的主要观点是,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依然允许“长赐号”货轮进入运河,该行为存在过错。
对此,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回应称,对“长赐号”的调查表明,该船在定向时发生错误,对此负有全部责任的是船东,而不是运河领水员,“因为他们的意见不是必须执行的,而仅供参考”。
赔偿金额方面,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认为,脱浅的过程是一项成本高昂、耗时费力的大工程,为解救这艘装载超过1.8万个集装箱的巨轮,埃及方面调用了11艘港口拖船和2艘远洋拖船,挖掘了约3万立方米的河沙。此外,船东公司还需承担因苏伊士运河停航造成的声誉损失费,以及运河堵塞期间一些船只选择其他途径绕行造成的损失。
埃方同时强调,帮助“长赐号”脱浅过程中,一艘营救船沉没,一名工人死亡。
三
在外界看来,“长赐号”堵住的不仅是苏伊士运河的交通,更是全球经济的运转。
据《商业内幕》杂志报道,约12%的全球贸易都需要经过苏伊士运河,“长赐号”的搁浅总共延误了400余艘船只,严重影响了全球贸易,每延误一小时就会造成4亿美元的损失。
过去两个多月时间里,堵塞事件暴露出全球贸易运输方面的严重隐患,也让今后如何避免类似问题重演,成为国际社会思考的重点。
事件发生后,埃及当局第一时间宣布,将拓宽苏伊士运河南段航道,以提高运河的通行效率,该计划预计在两年内完成。
苏伊士运河位于欧、亚、非三洲交界地带的要冲,是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重要航线,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
此外,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等,也同样受到审视。
这些海运咽喉因为航道狭窄、水浅等特点不仅导致运输能力受限,还极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扰乱,从而对全球贸易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苏伊士运河大堵塞事件也加快国际社会探索新航线的脚步。其中,北极航道的关注度最高。一方面,全球变暖让北极夏季冰层变薄;另一方面,船舶技术改善也让船只能在部分覆盖冰的水域作业。
在分析人士看来,海运目前仍是最重要的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如何提高海运咽喉的抗风险能力、尽可能在替代方案上做好准备以防不测事件发生,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
新闻推荐
记者崔璞玉由于需求强劲,美国房价继续上涨,并创下逾15年来最高水平。标普CoreLogicCase-Shiller全美房价指数3月同比上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