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吉尔吉斯斯坦局势近日出现动荡。吉国经济本就脆弱,新冠疫情使经济雪上加霜,加剧了民众对国家的不满。地域矛盾和部族矛盾,同样是此次政治动荡的重要原因。该国需要尽快恢复政局稳定,回到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让中亚地区的“明珠”重新焕发光彩。
政局突变不稀奇
10月以来,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局势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10月4日议会选举结果出炉后,首都比什凯克爆发严重骚乱,近万名抗议者因不满选举结果,6日占领了吉“白宫”。
冲击之下,吉国似乎“一夜变了天”,总统热恩别科夫一时间不知所踪,总理议长纷纷辞职。部分反对党领导人成立了国家管理协调委员会,提名被示威者从监狱释放的扎帕罗夫担任总理。
9日,比什凯克再次爆发骚乱,扎帕罗夫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市中心广场发生冲突,造成7人受伤。
政局突变在吉并不稀奇,吉在2005年和2010年曾经历两次政变,被指控腐败的领导人和政府被赶下了台。
不过,此次政治危机有以下几个与以往不同的表现:
在国内,总统仍能控制国家局势。热恩别科夫仍获得国家强力部门支持,已下令实行紧急状态,调动军队维持秩序,目前打砸抢已很少见,首都初现稳定局面;
国际上,总统得到了强大支持。俄罗斯总统普京已派总统办公厅副主任科扎克赴吉与两派见面,对热恩别科夫是重要利好;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都表示热恩别科夫是合法民选总统,为热恩别科夫增添了底气。
政治脆弱的根源
此次吉尔吉斯斯坦政治动荡,疫情及疫情冲击下的经济起到了催化加速作用。
目前,吉总人口600多万,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超过5万例。吉经济总量小,贫困人口多,2019年贫困率为20.1%。疫情不断扩散使羸弱的国民经济迅速下行,人民生活愈发窘困。
亚洲开发银行预测,受疫情影响,2020年吉失业率将达21%,GDP将下降10%,占吉GDP约28%的侨汇收入下降25%,旅游业、服务业、建筑业受到重创。
本就羸弱的国家经济与新冠疫情扩散带来的经济损失,使人民对国家的不满情绪一触即发。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俄罗斯疫情影响,在俄打工的大量吉国青壮劳力被迫回到国内,他们中的很多人暂时失去了经济来源,加剧了社会不稳定。
地域矛盾和部族矛盾是此次吉政治动荡的重要原因。
有一种说法是,“吉尔吉斯”一词含义是“四十个部落”,国家形态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形成的,部族观念沿袭至今,这尤其体现在政治上。南部部族和北部部族经济水平有一定差距,北部经济更具领先优势。但总统热恩别科夫、前总理博罗诺夫均出身南部部族。
此次选举中,主要反对党统一党和祖国党没有超过7%的门槛而败选。进入议会的四个政党中,三个是亲政府的南部部族政党,南北势力骤然失衡,部族矛盾激化,代表北方利益的反对派指责选举存在作弊,呼吁举行抗议活动。
吉的政治转型之路走得异常艰难。吉在苏联解体后引进西方民主模式,一度被西方赞为“中亚的民主绿洲”。但是,这种民主模式没有给吉带来稳定,执政一方与在野一方长期处于水火不容对抗状态,“动荡”似乎成了挥之不去的“标签”。
目前,吉是中亚地区唯一一个实行议会制的国家,但议会制的社会基础仍然有待培育,总统与议会、政党与部族的关系仍然有待厘清。利益分配和政治博弈造成了执政的不稳定性,政局动荡成为常态。
短期和长期走向
目前,吉事态仍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10月14日,吉举行由83名议员出席的议会会议,一致同意扎帕罗夫担任总理。随后,已经“现身”的热恩别科夫总统签署法令,任命扎帕罗夫为总理。同时,约千名扎帕罗夫的支持者在首都比什凯克再次集会,要求总统立即下台。
而热恩别科夫已经明确表示,下次议会选举前不会离开总统职位,国家首先要回到法治轨道上来。
短期来看,作为反对派领导人的扎帕罗夫前路比较艰难。
一是他面临合法性问题,有长期服刑记录,是“戴罪之身”。通过抗议集会手段上位,如何树立威信是个难题。
二是他从未出任过正副总理、议长等高级职位,如何治理国家仍需要时间的检验。
三是他所领导的反对派内部出现了分化,年轻人要求满足其权力主张,安全事件有可能再次发生。
长期来看,政体道路选择困境仍是吉最大的问题。此次选举也暴露了吉议会制并不成熟。
吉拥有冷峻高耸的雪山、静谧温暖的纳伦河。只有尽快恢复政局稳定,回到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中亚地区的“明珠”才能重新焕发光彩。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
新闻推荐
编译 因议会选举引发十多天示威 总统一度失踪,前总统和现总理“越狱” 不愿造成流血冲突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请辞
现任总统热恩别科夫辞职前总统阿坦巴耶夫10月7日,抗议者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中央广场的一次集会上抗议在吉尔吉斯斯坦因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