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和几位好友聊天,大家说起现在的孩子们,都不约而同感叹:因为物质条件的宽裕,他们反而难以像我们童年时那样,为一个新玩具、一件新衣服而欢天喜地,只觉得一切都得来容易,甚至没意思。
这让我想起伊凡·克里玛在《布拉格精神》里说的那句话:“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受困于一种感情,觉得他们的生活中缺少激动人心的时刻,缺少一种更深刻的幸福,他们试图在毒品或神秘主义中找到自己感到匮乏的东西。很少有人意识到:如果没有同样深刻的被剥夺的经验,深刻的幸福经验是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同样深刻的被剥夺的经验,深刻的幸福经验是不可能的——这句话映入我眼帘的那一刻,脑中如有雷声轰响,从此深深铭记。
伊凡·克里玛(Ivan Klíma)1931年出生于布拉格。他10岁那年,全家人被送入了集中营,克里玛在集中营生活了3年多。毋庸置疑,那段经历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烙印。
幸运的是,克里玛和他的家人都活了下来。后来他成为捷克著名作家,与赫拉巴尔和米兰·昆德拉被并称为捷克文学的“三驾马车”,也被捷克读者视为20世纪90年代捷克文学的代表。
这本《布拉格精神》便是克里玛的代表作之一。在那段关于幸福体验的阐述之后,他告诉读者们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苏军来到他们所在的集中营那天。
“到今天我还记得那天的每个细节,我站在拆毁了的监狱栅栏旁边——那道我曾经以为我永远不被允许通过的栅栏……我难以抑制地抽泣,我知道我已经自由了。”
他说,很多年后,当他回想起那段日子和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时,“一种几乎是亵渎的想法钻进我的头脑:为了无与伦比的、至高无上的自由的感觉,所有那么多年的剥夺是值得的。”
年纪大些的人们常常摇头: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们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怎么看都不如自己当年?抛开主观回顾的因素来说,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每代人的抗挫折能力与吃苦耐劳能力,是与他们童年所生长的环境——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更艰难的生存环境里,人的抗挫折能力普遍更强的,反之亦然。
这种让人“更强”的锻炼,通常便是来自匮乏。萨特说:现实的精华就是匮乏,一种普遍而永恒的欠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不够人们受用。食物不够,爱不够,正义不够,时间永远不够。”可是,如今许多孩子们面临的匮乏,与人类在漫长历史中最习惯的那种匮乏,又是如此不同。这样的困境,我亦无力解答。
(文/梅州)
新闻推荐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女科学家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和美国女科学家珍妮弗·道德纳,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