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际 今日美国 今日韩国 今日日本 今日俄罗斯 今日加拿大 今日澳洲 今日意大利 今日英国 今日法国 今日德国 巴基斯坦 今日新加坡 今日大马 今日菲律宾 今日越南 今日泰国 今日柬埔寨 今日印尼 今日缅甸 今日印度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际 > 多彩国际 > 正文

“北溪二号”项目为何一波三折?

来源:大众日报 2020-09-13 09:35   https://www.yybnet.net/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胡黉

■提要

“北溪二号”自2011年筹划起就争议不断。这条长达2350公里的管道背后汇集了德、欧盟内部到美欧俄各方势力间的多重博弈。从筹划到建设过程中,各组博弈虽均未远去,但不同时间节点,由哪组矛盾发生决定性作用却时刻变化。纳瓦利内事件将其中的欧俄矛盾乃至德对俄政策的“路线之争”摆上前台,取代欧美摩擦成为主要矛盾,推动了德国态度的骤然反转。

在项目之初,争执主要为欧洲“内部矛盾”,但伴随着特朗普上台,欧美间龌龊凸显,成为“北溪二号”新的主要矛盾。以德国为首的西欧国家与美国在“是否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问题上从无共同语言,双方从能源到地缘政治利益难以交汇。

近一段时间以来,欧俄合作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频频成为国际新闻热点。先是八月中旬美国打算扩大对该项目制裁范围点燃德、欧怒火。德国总理默克尔公开表示将不向美国屈服,坚定完成该项目。但事隔不久,伴随着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疑似中毒,默克尔态度转变,称不排除以“北溪二号”制裁俄罗斯的可能性。

“北溪二号”自2011年筹划起就争议不断。这条长达2350公里的管道背后汇集了德、欧内部到美欧俄各方势力间的多重博弈。从筹划到建设过程中,各组博弈虽均未远去,但不同时间节点,由哪组矛盾发生决定性作用却时刻变化。二最近的纳瓦利内中毒事件将其中的欧俄矛盾乃至德国对俄政策的“路线之争”摆上前台,取代欧美摩擦成为主要矛盾,推动了德国态度的骤然反转。

大体上看,“北溪二号”主要矛盾的演变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在项目之初,争执主要为欧洲“内部矛盾”,发生在德国与波兰、乌克兰之间。波乌两国原是俄罗斯天然气通向西欧市场的必经之路,但由于“北溪二号”建设绕过两国,将使得德国取代两国成为全欧最重要的天然气节点。一旦项目建成投产,本就对俄国有历史阴影的波乌两国不但将损失巨额的能源过境费,还会失去自身对西欧及俄罗斯的一个重要筹码,在极端情况下还将面临俄罗斯“断气”的威胁,面临经济、政治、安全“三输”局面。乌克兰危机之后,这种恐惧更是与日俱增。因此在项目推进的前期,乌克兰以及波兰、波罗的海三国成为最为激烈的反对者。

而特朗普上台后,欧美间龌龊凸显,成为“北溪二号”新的矛盾双方。以德国为首的西欧国家与美国在“是否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问题上从无共同语言,双方从能源到地缘政治利益的难以交汇。虽然如此,奥巴马时期美国政府对欧盟多停留在口头不满,至多推动波兰等站到台前。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开始出面亲手阻挠“北溪二号”。特朗普以“德国不交北约军费反购买俄罗斯天然气”为由激烈反对,2019年12月,美国国会借国防预算法案制裁参与“北溪二号”的企业,迫使已完工94%的“北溪二号”陷于停滞。自特朗普上台以来,欧洲盟友本就对遭美国“弃之如敝履”不满,面临长臂管辖更倍感屈辱。因此,近年来欧洲接连推进“战略自主”,欲在外交、安全诸多领域更加独立。在“北溪二号”项目行将完工之际,既为了里子也为了面子,德、欧接连放出狠话,要将项目进行到底。

不料,纳瓦利内中毒事件的发生引爆了深埋于“北溪二号”之下的炸弹——德国对俄国政策的“路线之争”。冷战结束后,有“新东方政策”珠玉在前,德国坚信与俄罗斯经济合作既促进地区安全稳定,亦推动俄民主转型,才有了2003年欧俄建设四大“共同空间”举措。“北溪二号”也是该思路的产物,德俄在“北溪二号”上共进退。但另一方面,德国内部意见并不统一,对俄强硬派对项目有所保留,不断呼吁强硬对俄,暂停与俄经济合作,否则普京只会得寸进尺,蚕食欧洲利益。而俄罗斯自格鲁吉亚危机起,到乌克兰危机、间谍毒杀案以及在欧周边一系列举动,都在为强硬派的观点背书。此次纳瓦利内事件更为强硬派所利用,从默克尔党内到主要反对党均激烈发声,终迫使默克尔松口,接受以项目制裁俄罗斯的可能性。

在上述矛盾撕扯下,“北溪二号”项目能够走钢丝至今日,默克尔是背后最大的推手。德国是“北溪二号”的最大获益方。暂且不论项目建设对经济的带动及放弃项目的巨大经济损失及法律风险,单是建成之后,德国便将成为欧洲能源中心,对俄对美的底气会更足,还能为国内能源转型提供支撑,默克尔因而力保。一方面,默克尔在最大程度上化解欧洲内部的反对。既拉拢法国、荷兰等企业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将项目升格为欧洲的共同项目,也帮助乌克兰与俄续签协议,确保过境费收入。另一方面,默克尔也谨慎处理欧美关系。她既接受当前项目遭到美国制裁而陷入停工的事实,推动俄罗斯代替欧洲企业完成建设;也积极将欧洲各国对特朗普的不满转化为对“北溪二号”的支持。因此才有了8月12日24个欧盟国家联合抗议美国对项目的制裁。

但在德国内反对声音渐起的背景下,项目能否完成最后的6%仍是未知数。默克尔“不排除以项目制裁俄罗斯可能性”的说法可进可退——是言语上对俄罗斯的压迫?还是由此打开项目“烂尾”的口子?其中有广泛的政策空间可供操作。疫情导致经济活动、能源消耗减少固然使得项目完工不再急迫,为默克尔争取出时间。但行将卸任的她是否还有足够的政治资本与能量“长袖善舞”,在保全项目与强硬派、东欧国家乃至美国的诉求之间达成平衡?围绕“北溪二号”的博弈仍将持续。

新闻推荐

《海蒂性学报告》作者雪儿·海蒂去世 享年77岁

据英国《卫报》消息,当地时间9月9日,女性主义先驱、《海蒂性学报告》雪儿·海蒂(ShereHite)在伦敦北部托特纳姆的家中去世,享...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北溪二号”项目为何一波三折?)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