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开学季,但反弹的疫情,让欧洲各国对开学争论不休。
欧洲国家在上半年经历过疫情高峰后,曾在一段时间内成功控制,如今疫情为何又卷土重来?
一
今年3月,大部分欧洲国家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期间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随着疫情缓和,许多国家自5月开始逐渐放松管控。
然而,随着暑期度假高峰的到来,以及部分年轻群体对防疫措施的日感疲倦,欧洲多国新增确诊人数在过去一个月迎来了第二波快速上涨。
德国《明镜》周刊称,欧洲多国近日每天的新增病例达到4月以来的最高值,正面临“第二波疫情”,各国的社会压力正在加大。
据CNN报道,上周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在内的欧洲多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打破纪录。
法国卫生部8月28日称,该国病例呈“指数级增长”。而在前期疫情控制较好的德国,日均新增确诊病例数也已经连续三周保持四位数水平,刷新4月底以来的确诊纪录。
随着疫情出现反弹趋势,多国再次加紧防控,包括强制佩戴口罩、推迟大型活动举办时间、再次对酒吧等场所实施宵禁等。
对于“去了又来”的疫情防控措施,部分民众表示不满。有报道称,新一轮加强防疫措施出台后,不少欧洲国家的公共场所不遵守防控要求如不佩戴口罩的人反而增加了。
德国民调机构近期调查显示,民众对联邦政府的认可度已经从4月的超过60%跌至49%。其中备受争议的举措之一便是针对度假归国者的强制核酸检测以及长达14天的强制居家隔离。
二
一边是疫情严重反弹,一边又是大量人员违反防疫措施频繁聚集。欧洲的“抗疫”形势,为何走到了如此尴尬的境地?
5、6月间,随着疫情放缓,很多欧洲国家政府纷纷放松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各项限制,或宣布放松管控所需达到的若干条件。这对受困于疫情的企业与民众来说,无疑是一道希望的曙光。
然而,由于此后疫情反弹,已经持续长达数月的防疫措施杀了个回马枪,而且何时放松又变得再度无望起来。
对于很多渴望尽快恢复日常生活的民众来说,疫情固然可怕,但政府“抗疫”措施所带来的持续不便也越来越难以忍受。
与此同时,疫情对欧洲经济和就业造成的冲击也愈加沉重,这更加剧了民众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的渴望。
欧盟统计局9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欧盟和欧元区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环比萎缩11.7%和12.1%,单季萎缩幅度均创下1995年欧盟开始相关统计以来最高;7月欧元区失业率从6月的7.7%升至7.9%,欧盟失业率从7.1%升至7.2%,其中青年失业问题尤为突出。
三
在疫情给经济发展、民众心理等造成持续影响的背后,其实是欧洲疫情防控工作深层难点的日益凸显。
以“浪漫”著称的法国近来正在经历疫情的严重反弹。法国免疫学家、新冠疫情科学委员会负责人让-弗朗索瓦·德尔弗雷西日前表示,法国疫情“反弹且不断加剧”,主要是因为人们缺乏防疫意识,没能保持社交距离。
此外,在恢复经济和严格防控的抉择之间,不少欧洲国家选择了前者。
在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约14%的西班牙,6月下旬对欧洲游客重新开放了边境,而且没有要求游客在抵达后进行隔离,海滩和酒店逐渐开始人满为患。到7月初,确诊病例数又开始回升。
德国汉诺威兽医大学病毒学家艾伯特·奥斯特豪斯认为,目前的病例增加表明欧洲放松防控措施时间过早、幅度过大。
美国《科学》杂志网站日前在一篇文章中评论说,每个欧洲国家都有各自控制疫情的策略,这给本就联系密切的欧洲各国平添了疫情防控方面的不确定性。
例如,比利时有最严格的戴口罩政策,但是越过边境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购物的比利时人可以摘下口罩。即使在一个国家的内部,防疫措施有时也会以惊人的速度变化。
新闻推荐
当地时间9月3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发表声明指出,美国宣布对国际刑事法院的两名职员进行制裁是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