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鹿 LicorneUnique
1780年的一天,凡尔赛宫门前潇潇洒洒地驶过一行马车,惹得宫中贵族频频眺望窗外。
只见那小心翼翼从车上搬下的,是数十件来自东瀛岛国的珍奇异宝——那是玛丽王后从她母亲那儿继承的珍贵嫁妆。
东瀛之风,吹遍欧洲
只见那些随马车远道而来的东瀛玩意儿,金光四溢、做工绝巧,将一股全新的时尚带进了18世纪的凡尔赛宫;更是在未来的数百年里,成为了欧陆人家的顶级珍藏。
玛丽王后的东瀛收藏,直至今日仍存放在凡尔赛宫中
在王室成员的带领下,以东方风格装饰宅邸成为了欧洲贵族们争相追捧的潮流。在当时,能够拥有一件日本漆器已是非常了不得;而身份极为尊贵者,才能定制一件昂贵的东方家具。
玛丽王后的母亲,奥地利女皇玛丽娅·特蕾莎在美泉宫中的东方家居装饰,极为奢华。
在这当中,结合了收纳与展示功能的多宝阁深受欧陆贵族的喜爱。这种家具形制复杂,珍贵木材制成多层隔断,棚架形制为展示,柜屉形制为收纳,以摆放陈列名人雅士的文玩收藏。结合日本漆艺与镶工,为其增添一份和风雅趣。
日本棚架多用于展示文玩收藏、青瓷茶具等,不同隔断又可发挥不同功能;在19世纪及之前的日本,是幕府贵族家中必不可少的家具之一。
传入欧洲之后,这种即可收纳也可陈列的大型家具,既满足了收藏家们展示藏品的愿望,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给宅邸的整体风格增添一份东方格调。
镂空隔档可用于展示各式精致小件,柜顶可陈大型花瓶与手工人偶;柜中结合抽屉,增添私密性与保险性。除此之外,由纯手工制成的多宝阁,每一件都是日本漆艺的匠心之作,其自身就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更有富有创意者,会将多宝阁中部打造出玩偶戏台,于其上呈现一副日本宫廷的微缩景致,令观者目不暇接,身临其境。
逢临宾客来访,主人们总要邀请大家参观自家的东瀛藏品,这便是彰显品味、开启话题的最好方式了。
若说漆艺是这东瀛柜阁的长足立身之本,那么下面的两种传统匠艺,则为其之精美注入了灵魂。
工艺之魂
“漆器宛真如流淌在榻榻米的熟道小溪所湛湛蓄积的池水,私下捕捉孤灯倒影,如丝如缕,幽幽渺渺,忽隐忽现,像是在黑夜上织出如莳绘般的花纹。”
——日本美学大师谷崎润一郎
谷崎润一郎所说的莳绘,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漆器装饰技法。莳绘工艺的特点,就是往漆液里均匀地撒入金银粉末,借以表现丰富的颜色和纹理。
添加莳绘工艺的漆器家具,暗色表面上金色纹样凹凸有致,使整件作品看去金碧辉煌。光线下,漆底上仿佛绣进了金线,尤显奢华。
玛丽王后为了展示小件漆器,特意定制的漆器橱柜,上面的莳绘纹样非常精致
除此外,日本匠人们将更为珍贵的天然材料嵌于器物表面,这种工艺便是“芝山镶嵌”,亦称“芝山象嵌”。带有芝山镶嵌的器物在19世纪进入欧洲时,富有立体感的镶嵌与奢华色彩让人们大为惊叹。
象嵌,指的是不同材质之间镶嵌,用贝母、金银等珍贵材料,加之精湛的雕刻方法塑造各种造型形象,并以极其复杂的镶嵌技术加工而成。
镶嵌过程中,整件作品的每个细节都要单独雕刻制成,最终再由手工镶嵌于漆器表面。因为材质的珍贵性,匠人们即要利落,又要轻柔,且不能出现偏差,这对工匠的手工水平要求极高。
莳绘与芝山镶嵌工艺,皆是日本工匠的巅峰技艺;由两者结合装饰而成的器物,更是珍贵,直到如今仍为很多欧洲藏家所爱。
尾形光琳的《八桥莳绘螺钿砚箱》,这件结合莳绘与芝山象嵌的器物,已然贵为国宝,由东京国立博物馆珍藏。原标题:《玛丽王后带着它入宫,竟开启了欧洲贵族的全新“炫富”方式》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1547年塞万提斯沐浴着西班牙帝国正午的阳光诞生了。这一年,伊凡四世在莫斯科加冕,他关上了罗斯公国的小门,开启了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