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魏小河 魏小河流域
01
被称作“渣男”的作家
用现在的流行词汇,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维·苏·奈保尔是个十足的渣男。
他几乎耗尽了妻子的一生。
奈保尔与第一任妻子帕特结婚于1955年,那时候他才二十三岁,刚刚从牛津大学毕业,是个穷小子,既没背景,也没有钱,还是个莫名其妙的外国人。
按血统来说,它是印度人,但是他出生在中美洲一个叫特立尼达的小国家,那是个殖民地,又穷又破,当他终于考入牛津大学来到英国时,就再不准备回去了。
奈保尔正是在牛津读书时认识帕特的,这个英国女孩比奈保尔大17天,受过良好的教育。帕特的父母想要禁止女儿和这个印度人交往,但是没辙,两人情投意合,很快结婚,而且是悄悄把事办了,当时双方家庭都不知道这事。
奈保尔的不靠谱在当时就显露出来,他甚至连婚戒都没有给帕特买。更严重的是,在婚后不久,奈保尔就开始招妓。
他曾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我无法去追求其他的女人,因为这耗费时间。如果你想引诱一个女人,如果你的婚姻在各方面都不如意,你就无法决定这样去追求,这需要很多天,很多星期的时间,这等于是放弃事业。」
所以,他不间断的招妓。
不过他也没有放弃情人。
1972年时,奈保尔因为要写一篇关于阿根廷政局的文章而认识了玛格丽特。她当时30岁,已经结婚并有了三个孩子。玛格丽特和奈保尔好上了,但是永远是一个没有身份的小三。
她放弃了丈夫和三个孩子,然而奈保尔并不想为此负多少责任。玛格丽特多次怀孕都被迫流产,奈保尔甚至不愿意付打胎的费用,要么装聋作哑要么骂她想敲诈勒索。
在和情人的纠结中,奈保尔并未离婚。帕特仍然勤勤恳恳的作为他的助理存在于生活中,直到1996年因病去世。帕特终生未育。
在帕特去世前,奈保尔已经有了新的情人,一个比自己小20岁的记者纳迪拉。帕特去世之后,奈保尔火速与纳迪拉结婚。
除了在婚姻上的行事风格,奈保尔在谈论很多问题时都很毒舌,不好相处。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仍然是一位出色的作家。
事实上,他的处女作《米格尔街》已经相当出色。
02
处女作《米格尔街》
我是在火车上读完这本小说的,同时在读的还有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很巧,这两本书都包含17篇小说,不过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任何共同点。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写得是美国蓝领阶层的挣扎生活,它是灰色的,文字间有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米格尔街》写的也是底层,是特立尼达这个殖民地小国贫民窟里的众生相,然而这本书的调子不灰暗,它是金黄色的——黄昏的那种颜色。
造成这一效果的原因是奈保尔采用了童年视角。
这是最干净的一种视角,在这个视角里,贫穷从来不是一种问题,成功远没有那么重要,人人都在发光,人人都是一个谜。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小时候觉得一条街好大,长大了发现,原来那条街很小,甚至房子都变小了。人也一样,小时候,看街边修自行车的,津津有味,觉得他很了不起,长大后,走过他的身旁再也没有一点好奇,最多也许会生出一点同情。
《米格尔街》里没有同情,没有一点点居高临下,他是仰视的,一个童年视角对整条街上的一切都是仰视的。
于是,每一个故事,都变得轻盈起来,甚至传奇起来。
当然,如果换一个写法,这条街上的人们简直太惨了:曼曼是一个疯子一样的人物,四处游荡,试图引起注意;B·华兹华斯是一个乞丐,同时也是一个诗人,他卖诗,四分钱一首,但是一首也没有卖出去;劳拉是一个单身母亲,她有八个孩子,八个孩子有七个父亲;巴库叔叔喜欢修汽车,但是他总是越修越坏,巴库的老婆鼓动巴库做各种生意,但是没有一种成功;博勒是一个理发师,一个老人,他不相信任何报纸,他不相信任何希望,他中了彩票,但是他把它撕碎了。
人物是一样的,但写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在奈保尔的笔下,这条街虽然被外人称为贫民窟,但是这里的人们活得生机勃勃,生趣盎然。每一个人物,在「我」的叙述下,都带有传奇色彩,他们在故事里获得了尊严。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上,奈保尔回忆了写作这一本书的过程,他说,「我希望我能一蹴而就,避免过多的自我拷问,因此我简化了一切。我简化了儿童讲述者的背景,忽略了街道上种族和社会复杂性。我什么都不解释,简单到底。」
这种简单让小说可以超脱社会、历史层面而独立存在,它砍掉了那些枝枝蔓蔓的牵绊,所以可以飞起来。
后来,奈保尔写了很多很重的游记,但是还是《米格尔街》更受时间宠爱。
阅读《米格尔街》不要问「作者要表达什么」,它就是纯粹的故事,如果非要说它是什么,它是奈保尔和童年时代的告别。
在最后一篇里,「我」获得了牛津大学的奖学金,即将离开米格尔街,这时候,「我开始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人。我不再希望成为艾多斯那样的人了。他太瘦弱,我以前一直没有意识到他个头是这么小。在我看来,泰特斯·霍伊特也是又笨又乏味,没有一点意思。一切都变了。」
成长,就是这么一个从充满故事和传奇的世界,走向乏味和现实的世界的过程。奈保尔用文字保留了他的童年。
在这个时候,他想不到自己日后会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想不到会被传记作者写成一个渣男,在这个时候,世界是金黄色的,闪闪发光。
Ps.这本书很薄,读起来一点也不吃力,非常适合通勤或睡前来读。
Pss.昨天推荐了一本特别好玩的书,还没看的,可以点我查看。
原标题:《这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渣男,写出了最纯净的小说》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记者|彭强编辑|尽管欧佩克+已达成史上最大减产协议,但根据欧佩克、国际能源署(IEA)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三大机构发布的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