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际 今日美国 今日韩国 今日日本 今日俄罗斯 今日加拿大 今日澳洲 今日意大利 今日英国 今日法国 今日德国 巴基斯坦 今日新加坡 今日大马 今日菲律宾 今日越南 今日泰国 今日柬埔寨 今日印尼 今日缅甸 今日印度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际 > 多彩国际 > 正文

陈丹青:“幼稚”正是一种魅力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1-23 17:45   https://www.yybnet.net/

原创 局部3 看理想

在上一集《局部》里已经说到,为什么横跨几百年的历史,最后在我们的脑海里只剩下几个名字?因为历史被简化了,而名作被过度谈论。

这个问题不仅出现在某个时代的众多个体上,也出现在时代与时代之间。

美术史告诉我们,中世纪的黑暗过后,迎来了光辉灿烂的文艺复兴。而文艺复兴注定完美无缺,中世纪又真的一无是处吗?

要知道,历史并不总是在前进的,有时候也会出现转折、停滞,甚至是倒退。

在文艺复兴被过度谈论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所谓脱离真实、追求自由的现代派艺术竟然是中世纪绘画的某种复刻。

兜兜转转,曾经「陈旧」的中世纪绘画,成为了今天的新艺术。

中古的回光

契马布埃与乔托

局部第三季 | 第3集

讲述 | 陈丹青

上一集,咱们去15世纪兜了一圈,现在飞临13世纪末,看看一对中世纪师徒的大壁画。

师傅名为契马布埃,生于1240年,徒弟就是大名鼎鼎的乔托,生于1267年,比师傅小27岁。

据说师傅天性倔强,被人称为“牛头”。但丁说起这对师徒,说契马布埃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批评。可是当乔托大展鸿才后,但丁又说:徒弟的名声让师傅黯淡无光。

将近两百年后,达·芬奇却说了完全相反的话。他说:“乔托是一位无法超越师傅的可怜门生。”

为什么呢?我们应该听谁的?还是先来看画吧。

1.

从文艺复兴回看中世纪

大家知道,除了古希腊、古罗马,欧洲美术史通常从乔托说起。他被认为是中世纪最后一个画家,又是文艺复兴的祖师爷。

传说他小时候是一个放牛娃,被师傅看中,就带出去学习。我不太相信这类传说,但总之,当乔托出山,文艺复兴的胎动,开始了。

此刻我在罗马北部的山城阿西西,眼前的大教堂是圣方济各教派的重镇。这座教堂结构特殊,分上下两层,1228年起建不久,下层的壁画工程就跟进了。

二十五年后,1253年,英诺森教皇来此祝圣,训令启动上层的壁画工程。据考证,契马布埃和乔托的参与,大约是在13世纪最后二十年。

可是这座教堂至今没有完整详尽的史料。早在1959年,有位德国年青神父格哈德·洛夫被派来为德国信徒搜集资料,他奉献余生,考证壁画,2008年逝世。

但他的好几本专书还是留下不少盲点:譬如教堂上层横梁木的壁画和图案出于什么意图?《圣玛利亚生平组图》的主旨是什么?并列12位先知与12位天使的出典,又是什么?等等等等。

我讲述的困难不在以上这些,而是怎样使今天的观众接受文艺复兴壁画的前身——中世纪风格。

中世纪艺术不讨人喜欢。照杜尚的说法,它被谈论得太少了。早先我也不爱看,嫌它太僵硬、太简单。

什么是中世纪艺术?好在今日意大利无数教堂有的是,我们先来看看。

简单定义:

1. 那是偶像画,类似咱们的菩萨像,不设动作,端端正正,供人礼拜。

2. 既是偶像,当然不设人间的背景。

3. 不用解剖学。

4. 不用透视法。

5. 不设光影,没有立体感。

当然,解剖学、透视法、立体感等等,是要到14、15世纪才发扬光大,13世纪的老百姓认定中世纪神像逼真透顶,就像魏晋人见了佛像立刻跪倒一样。

多年前,我造访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也就是当年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在建于6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当场领教了中世纪镶嵌画,又刚正,又单纯,当场打翻了我以往的偏见。

15世纪中叶,拜占庭灭亡。穆斯林全部涂抹了圣索菲亚教堂壁画,覆盖阿拉伯图案,如今能看的是数百年后从墙面剥离的残片。

好在中世纪艺术遍布欧亚基督教地区,土耳其、西班牙、法国、德国、俄罗斯都有。

克里姆林宫的教堂就有14世纪的伟大壁画,高古遒劲,神采飞动,酷似敦煌壁画的北魏风格。

2.

当旧偶像画成为了新艺术

大家看阿西西这座教堂:除了地面,壁画遍布每个角落,上下两层的总量至少有三、四代画家介入,时间跨度逾百年,除了乔托师徒俩,据考证,其他画师来自罗马、锡雅纳、翁布里亚,或是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无名工匠。

壁画内容大致是圣经故事,其中圣方济各生平事迹的36个大画面,留给了乔托。

瞻仰乔托代表作的最佳地点,其实不在这里,而是在帕多瓦城的斯克罗威尼阿雷纳礼拜堂,但我还是选择了阿西西。

因为这里是他出道的作品,而且规模更宏大,师傅契马布埃的壁画也在这里,两相并列,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如何衔接与蜕变,显现无遗。

乔托的革命性贡献,是告别中世纪偶像画。他开始描绘人物的各种表情、动作、角度。配置山坡、树木、动物、房屋等场景。

这样一来,天国变成人间,不但可信,而且好看。为了描绘人间,当然出现所谓“短缩法”,也就是“远小近大”的透视法。

但以上突破有个前提:圣方济各1182年生于阿西西本地,苦修行善。

瞧这些朴素的画题:《圣方济向穷苦人赠送斗篷》、《圣方济对圣达米安说:快帮我修房屋吧》、《检查圣方济圣伤》、《圣方济支撑拉特朗大殿》等等等等。如果是圣经故事,乔托暂时就不会获得描绘人间的机会。

现在来看契马布埃。大家发现吗,时光猛地一退,我们又回到中世纪:造型正面、姿态简单、没有景物,可是情绪多么激烈、饱满,笔势多么生猛有力,真像我们的敦煌北魏壁画,高古遒劲,神采飞动——

乔托不遒劲,也不飞动,现在满墙的张力,扑面而来:这才是绘画的力量!

在这位重量级中世纪前辈面前,乔托的革命性反而显得弱了,繁琐了,不重要了。

请注意,现在我向历史倒退,肯定中世纪,而不是文艺复兴。

为什么呢?因为美术史竭力说服我们,历史持续进步,朝向现代,但此刻就是现代,我们有理由从今天的位置出发,倒叙历史,朝反方向看待过去的大师。

我不知道为什么达·芬奇会说乔托是一个“无法超越师傅的可怜门生”。当我被契马布埃震撼时,尚未读到达·芬奇的话。

我比达·芬奇晚生501年,好歹是现代人,“现代”意味着什么?乔托太有名了,我早已领教过他,而契马布埃的震撼是新的经验,就像我在圣索菲亚教堂第一次撞见拜占庭壁画。

换句话说,美术史过度谈论、过度传播,文艺复兴艺术反而显得陈旧了,中世纪绘画,在今天,在我眼里,成为崭新的艺术。

3.

艺术的「退步」

美术史是现代的产物,大致起于19世纪。

从那时到现在,美术史一再试图传递的讯息是什么呢?是13世纪的乔托告别中世纪,14世纪开启文艺复兴,此后一路进步到15世纪末,达于巅峰,出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沿着这条线索和逻辑,逐步递进,16世纪到19世纪,欧洲造型艺术从幼稚到成熟、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从蒙昧到科学……忽然,摄影发明了。

20世纪人们在赞美一幅画的时候,常会随口说:“看哪!画得像照片一样!”

问题就在这里。大家应该听出来:艺术不是进化链,不要以为越是后来的艺术,越是好。

有位20世纪的批评家谈起契马布埃,说他“缺乏技巧”,英国现代主义批评家弗莱的反驳是:契马布埃一点不缺乏技巧,而是他不具有19世纪习惯看到的那种“再现的真实”,那种技法的所谓科学性。

更进一步,弗莱坚持认为:塞尚和高更的追求并不前卫,而是出于非常传统的意图,回到文艺复兴之前,更简单、更有力、更富于建筑感的绘画。

请看现代主义大师鲁奥画的耶稣,全部正面,没有表情,明明是中世纪偶像风格。

他用颜料层的重重覆盖,舍弃细节,追求中世纪极度单纯的绘画性。

晚年马蒂斯为一座教堂创作了极度简约的壁画,同样回到正面的,无表情的面容,甚至不画五官。

英国人培根则宣称他的某一构图的灵感和依据,来自契马布埃的耶稣钉刑图,那是正牌的中世纪作风。

毕加索说得好:“过去所有伟大画家的作品,都不是过去的艺术,也许它们在今天也许比过去更有生命力。”

他所谓的“今天”,就是马蒂斯、鲁奥和培根的“现代”。

4.

「幼稚」的魅力

诸位都是现代人,此刻,我要说出使我自己惊讶的话:阿西西教堂全部壁画,最让我惊讶、最让我迷恋的,不是乔托,也不是契马布埃,而是我身后这排中世纪无名工匠的画。

没有一位教堂职员知道谁是作者。据资料显示,这是一位翁布里亚画派的师傅,曾在比萨和皮斯托亚学过画,阿西西这座教堂的玻璃画,部分也出自他。

他是谁啊?

但我希望他没有名字,唯有无名画工才会如此憨傻而愉快地画画,他远比乔托和契马布埃更自由、更灵妙,简直神仙下凡。

请看这位六翼天使飞临的地面,花草的分布多么饱满,躺着的君王、床单,多么富于设计感,甚至,现代感。

大家知道,所谓“透视”被公认是文艺复兴绘画的大贡献,其实各国古代绘画的布局、疏密,都凭直觉,从来不靠透视法。

早在希腊,简单的透视法已经出现。中世纪图像主张崇拜功能,透视法被废止。

文艺复兴时期再度肯定感官与现世。透视法,准确地说,焦点透视法,再度发扬,迅猛精进,成为虚拟真实的绘画法则。

从此,这一伟大进步主宰了欧洲绘画六百年,画家的直觉、感性、天趣,被日益规范,绘画的自发性、自由度、自在感,逐步缺失,直到20世纪才被现代主义绘画找了回来。

成年人总把孩子的绘画看成是幼稚的,历史地看,文艺复兴假定中世纪落后,其实是后启蒙时代的说法。

在不用透视法的中古时代,这位工匠显示了绘画的另一种维度、另一种理性,而且更饱满、更开放,更接近现代性。

他用宽大的直线、横线、斜线,分割画面,他的均质的色块,浓郁而响亮。

契马布埃不及他活泼,乔托不及他主动。他不可能满足我们对真实的期待标准,他的幼稚,正是他的魅力。

别以为他不会画画,你看,同样是画《圣方济各向鸽子传道》,这位傻汉比乔托画得更为灵妙,下笔的章法就像中国画一样。

中国人画画,从来享受笔法,不屑于一板一眼模仿自然。欧洲绘画直到20世纪才放弃所谓自然观。

显然,后现代绘画追寻的是13世纪前的无名资源,意大利画家基亚和克莱门特的作品,是中世纪绘画的涂鸦化,比鲁奥和马蒂斯走得更远,更放肆。

我此刻站在意大利13世纪末的绘画现场,不消说,我休想贬低乔托。他的画完美呼应了日后巴赫的复调与和声,而契马布埃的境界,似乎预告了17世纪意大利第一位歌剧大师蒙台威尔第。

可是,该怎样描述这位无名工匠?他的愉悦、放肆、纯真,来自东方的拜占庭古风,又像是我们魏晋人的远房亲戚。

他是文艺复兴绘画的高曾祖父,通常,我们谁都不记得高祖和远亲的姓名。

最后说两个毁灭与重生的奇迹。

二战尾端,1944年,米兰恩宠圣母教堂遭遇轰炸,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丝毫未损。

这里,阿西西,1997年,发生地震,教堂主祭坛天顶轰然震塌。我当时在纽约看了各频道的报道,只见钟楼断裂,教堂入口处的天顶轰然倒塌。

老天有眼!上下两层主要壁画居然无恙,天顶壁画的残渣到处散落,被意大利人一块块找来、拼拢、补上,花了整整八年时间,修复了。

抬头看吧,修补的痕迹在哪里?它们仍像13世纪末一样,灿烂辉煌!

本文为节目文稿节选,完整内容请观看节目视频。

内容编辑:荞木

监制:猫爷

观看《局部3》

请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下期预告

第四集:墙上的圣徒

2020年2月5日,周三0点更新原标题:《陈丹青:“幼稚”正是一种魅力》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埃塞俄比亚发生看台坍塌事故 致10人死亡

据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1月21日电(记者王守宝)据埃塞俄比亚北部城市贡德尔一所医院21日发布的消息,该市20日发生一起看台坍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陈丹青:“幼稚”正是一种魅力)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