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匈牙利的第一天,我问好友地头舌:“匈牙利有什么好吃的吗?”她翻了一个白眼:“没有。”
所以在匈牙利的前两天,我们竟然一直在中国城流连忘返,吃了很多相当难吃的中国菜,还有看起来像火锅,吃起来也像火锅,但是就是少了点意思的冷清火锅。
我想大概不是调味的问题,只是没有了中国的食材,也失去了吃火锅应有的热闹,再加上一个对着后厨骂骂咧咧的老板娘,自然火锅的味道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等我到里尔之后,才发现吃火锅已经相当奢侈了。里尔没有中国城,亚洲餐厅只有像塑料一样坚硬的越南汤粉,还有和洗手液别无二致的所谓珍珠茶。不过也有可能是我的探索还不够深入。
匈牙利的面包真的不好吃,五毛钱一个的面包,做得就像葛优光滑锃亮的头似的。还有相当有名的烟囱面包,筒状的面包很大方地滚上一圈白砂糖,再滚上一圈巧克力,甜得发腻。但是在冬天吃起来很有意思,因为面包是热的,所以走在外面的时候会像一个烟囱一样冒烟,而且因为是一层一层做出来的,所以从顶端撕起一个角可以一圈一圈吃到最后。
匈牙利长大的小孩说很好吃,但是我觉得非要说好吃的话让人有点想拂袖而去。
好在匈牙利有很多好吃的甜品,尤其是雪糕。有一家教堂边的雪糕店永远门庭若市,它们就像隐藏在茂密森林里的花朵,等着你在晨钟暮鼓里发现它们。
有过多次单独进食的晚餐之后,我越发觉得中国菜的味道总是和热闹有关。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南北夹击,气氛不会冷下来,饭菜也不会冷下来。
有自己公寓的朋友总是邀请我去吃饭,过夜,我想大家都终究还是有点寂寞。不过好在,“在各种求而不得的世俗欲望中,唯有食欲的实现是最轻易的。”
在我的要求下,终于去吃了几家匈牙利菜。
匈牙利菜里牛肉汤、鱼汤都很有代表性。传统的匈牙利餐厅,在厨房里吊着一口大锅,下面一直燃烧着火焰,锅里是炖得烂烂的牛肉。
牛肉汤这种东西也很有意思,一定要晃晃悠悠一大锅端上来才好喝,最好不过装在一口铁锅里,配上一个大铁勺,大家从一个铁锅里舀出汤来。汤很浓郁,土豆和胡萝卜都被煮化了,调味很重,又咸又辣。埋头喝一口汤,眼镜片上生出一片雪雾,要是冬天有一碗这样的汤,天涯浪子也要回头。餐厅里人声鼎沸,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用勺子刮着碗底的汤汁。
我们有一次误打误撞走进了一家米其林推荐餐厅,带着凡夫俗子的胃依旧点了一份牛肉汤。餐厅里只有餐盘和刀叉撞击的声音,大家优雅端庄,连牛肉汤都透着超凡脱俗的意味。一块周正的牛肉配着一小块水果胡萝卜,再加上几块去皮的西芹,干干净净地端上桌。服务生再提来一个铁茶壶,一边示意你可以拿出手机拍照了,一边慢慢把牛肉汤倒进碗里。汤体轻薄,味道挑不出毛病,但是就是没有匈牙利菜的热情奔放。
新闻推荐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定于12月初召开峰会,但是多个成员国最近几天吵翻天,不少人担心峰会期间“会继续吵下去”。多国吵个没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