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生活相当匮乏,看电影就是人们茶余饭后娱乐消遣的最佳方式了。
当时,我家南面不到100米是打麦场,一直就是放电影的最佳去处,也是近水楼台,看的电影还算不少。由于那时都在场里露天放映,所以看电影的首要任务是“占领最佳位置”。每当看到两根大竹竿栽到场里,银幕挂在上面,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来不及吃晚饭,就约上几个小伙伴搬上凳子去“占地方”,即便如此,有时还是“丧失阵地”,因为有的小孩儿根本不回家,就地用砖头、瓦块、土坷垃占了地盘。有时小孩子们之间因争“地盘”发生摩擦,这时总有一个威信高一点的小孩出面调解,基本上能使双方“握手言和”。
那个年代,上映的国产片大多是八个样板戏,外国片只是前苏联、朝鲜、越南等几个国家的。故事情节虽然大同小异,但演员们高超的演技及塑造的英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时候,电影无论对成人还是孩童都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几乎每个成年人都能哼上一段“打虎上山”“卖花姑娘”“智斗”……而顽童们则嘴里喊着“瓦西里”“让列宁同志先走”,“脸为什么红了,精神焕发,怎么又黄了,防冻涂的蜡”……至于那句“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后来成了经典名言,现在人们还津津乐道。
有时其他地方放电影,我和小伙伴们也相邀去看。记得有一次去北关看电影,正在放映时,突然空中一个响雷,接着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顷刻间雨点打得脸生疼,淋透了衣服,人们喊着叫着四处奔跑,我和小伙伴们也被冲散了。看看四周已经没有了人,我吓得哭了起来。这时,一个小伙子把我背了起来,把我送到了家。事后知道他叫小安,离我家很远,为了送我,冒雨多走了很远的路。
有时看电影,去的稍晚,操场上已无立足之地了。只能到银幕背面去看,望着上面人物别扭的、完全相反的动作,眼睛都累疼了。若是在冬天,还要顶着凛冽的寒风。有一次,在蒙蒙细雨中看完了电影,回到家已半夜时分,母亲还在煤油灯下等待。尽管母亲给熬了姜糖水,但感冒还是如约而至。
再以后就有宽敞明亮的电影院了,再也不用顶风冒雨,跑出去几里、十几里到处看电影了。
光阴荏苒,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而今,影碟机、家庭影院都过时了。网络电视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露天电影成为了我们这代人美好的记忆。但有时当我在家欣赏某些“海看大片”时,脑海中却时常闪出一个念头;如果现在还有露天电影,我真想在雨中再看一回。
新闻推荐
□新华社/欧新当地时间11月10日,在英国伦敦进行的2019年ATP年终总决赛小组赛中,奥地利选手蒂姆以2比0战胜瑞士选手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