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际 今日美国 今日韩国 今日日本 今日俄罗斯 今日加拿大 今日澳洲 今日意大利 今日英国 今日法国 今日德国 巴基斯坦 今日新加坡 今日大马 今日菲律宾 今日越南 今日泰国 今日柬埔寨 今日印尼 今日缅甸 今日印度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际 > 多彩国际 > 正文

单性别教育过时了?它在新西兰依旧流行

来源:界面新闻 2019-10-18 13:58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 江敏

编辑 |

追溯西方历史,学校并不是为女孩而建。无论是著名的伊顿还是哈罗公学,男孩最先得到教育机会。直到19世纪,美国才出现几所女子学校将垄断局面打破。人们开始改变“教育是阶级特权”的固有观念,愈来愈多的男女混校涌现。

在英国、澳大利亚和爱尔兰,单性教育的传统一直保持到1960年代,各国颁布反歧视法后,单性别学校数量才急剧减少。目前,全球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超过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的单性学校,新西兰就是其中之一。

据2018年该国教育部数据,在2528所学校中,仍然有64所女校与54所男校,数量占比约5%,入学人数超过9.2万人。在其首都惠灵顿,最受欢迎的私校几乎都为单性别学校,它们并未被完全取代,其表现甚至高于新式的混合制学校。

单性别教育在学界常引起争议。反对者认为,它们是过时的“封建遗留”,其理念也与性别平等唱反调。还有人担心青少年由于与异性缺乏互动,会在未来社会生存中表现出不适应。但支持者也能找到反驳的依据。根据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一项为期18年的大型纵向研究发现,新西兰单性别学校的孩子在标准化考试中表现更好,失业率更低。

“单性别教育到底好不好?你总能找到与立场相符的研究和理论支撑。”惠灵顿男校Scots College中学部校长Matt Allen对界面教育说。该校有103年的历史,曾以人文艺术教育著名,这也打破外界对男校的刻板成见。在Allen看来,男校在校园氛围上有特殊之处,比如更注重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但他们的学术能力并未降低。

Scots College中学部校长Matt Allen(左一)与学生们的合照 图片来源:Scots College

在百年女校Samuel Marsden担任校长的Narelle Umbers则认为,相比混合制学校,女校更有利于女孩们的全面发展。“百年之前,女校可能是以培养优良品质的妻子为目标,但现在已经完全跳脱出传统桎梏。”Umbers认为,异性的“不在场”,反倒为女孩制造一个免于性别压力的成长空间。

新西兰之所以仍保留相对较高比例的单性别学校,是因为它们的确有其过人之处。

因为殖民历史,新西兰和澳洲的单性别学校是沿袭英国传统的特殊产物。但独立后,小部分男校女校仍保持着竞争优势,其校内管理经验更丰富,并与财力丰厚的支助者之间往来密切。

“其体系运作良好,毕业生质量、升学率等成果都非常不错,家长们满意,自然就延续下来了。”Allen解释道。这种强者恒强的生存逻辑在惠灵顿颇为明显,Scots College周围有3所历史悠久的私立男校,它们之间相聚不过3公里,却吸收4000位在校男孩。

私校性质使得部分单性别学校在“自我革新”方面走在前列。在绝大多数学校以新西兰本地NCEA为唯一课程体系时,Scots College在8年前投入资金引进IB课程,并开始着重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在校内提供30种不同运动的培训。另外,由于IB课程对语言能力要求高,该校后续又开设法语、西班牙语和中文等第二语言课程。公立学校由于资金限制,则难以做到。

尽管私立属性成为少数单性别学校的强助攻,但在Umbers看来,男校女校所倡导的理念本身就有存在的合理性。

“我曾在混合制学校工作过4年,你很容易发现在一场音乐会上,男孩负责打击乐和贝斯,而女孩大多拉小提琴或弹钢琴。但在女校里,一场演出的所有工作都由女孩儿们完成,我们不会给任何事情贴上标签。”Umbers说。

同样的,通常对女孩来说的弱势学科在女校也可以成为热门选择。Umbers发现,女孩并不是没有能力学好理科,而是她们相比男孩更不愿意冒风险,但学习有时正需要不停试错。“当女孩们发现没有拿到正确答案时,很容易停下来,害怕因犯错导致他人的指责。”

作为一名女校数学老师,Umbers形成一套循序渐进的“错误教学法”:有时会先让女孩们犯一些不太重要的错误,再慢慢提升错误的级别,培养她们坚持尝试的“确认感”。在她看来,女校教师在教授科学内容时需要更有引导力,而这是混合制学校很难做到的。

女校Samuel Marsden校长Narelle Umbers(左一)正在与孩子们交流 图片来源:Samuel Marsden

相比邻居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学制则更有利于女校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热情。澳洲的高中学制只有两年,两年后,学生会经历一次大考,并获得ATAR排名,凭借此排名申请大学。学生往往在最后一年承担非常重的学业压力。而新西兰是三年制高中,申请大学也不需要类似排名。

“当我在澳洲混合私校工作时发现,女孩很少选择物理或者IT课程,她们担心难度太大,在升学时不占优势。但在新西兰,女孩儿们在12年级全都会上IT课。”Umbers解释道。

在女校们忙着帮女孩们争取更多发展机会时,男校们也在变成更好的模样。他们努力避免将单性别教育推向极端。

男孩通常会让课间的操场变得异常混乱,Allen坦言,开设网球、篮球,和曲棍球等运动课程也是为了让男孩子们释放精力,以免他们制造更多麻烦。但建立清晰规则仍然很重要,不能打斗就是一条重要的底线。冲突发生后,建立言和机制也同样关键。

在Scots College,学校会有管委会代表、证人、校长做调查,完整了解整件事后,再来决定如何处理。“惩罚是必要的,但我们更在意冲突方之间如何处理后续关系。”Allen称,该校会召开一个双边“重启会议”,闹矛盾的学生们对谈,致歉,最后一定得握手言和。

因为引入IB课程,Allen发现,拥有多元化背景的国际生人数增加,让男校氛围变得更为开放和包容。从明年开始,这所学校还将尝试在高年级招收女学生。

“男孩儿们离开学校,进入大学后可能会发现,整个世界变了:新世界里,男性不再是主导。缺乏与女性学生的自然联系,会让他们接受不完整的教育。”Allen与所在社区的家庭沟通后发现,他们很赞同这一观点。这所有103年历史的男校将在迎来30位女学生。

在单性别学校的经历,让从混合制学校毕业的Umbers改变想法。“我曾经认为,能找到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教育制度是件好事,这将尽可能促进教育公平。但现在,我认为要用多元化的观点去看待不同教育,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同一性并不适用于所有人。”Umbers认为,世界在变化,人们仍然需要不一样的选择,单性别教育就是其中一个。

新闻推荐

荷兰的一个六口之家在农舍与世隔绝生活了9年

一个六口之家近日从荷兰农舍的隐蔽地窖中获救。他们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生活了9年,等待“时间尽头”。事情发...

相关推荐:
学会用手捧水喝2019-10-18 11:14
猜你喜欢:
评论:(单性别教育过时了?它在新西兰依旧流行)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