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药科大学在部分教室“试水”人脸识别系统,用于日常考勤和课堂纪律管理。据称,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是否在玩手机,是否闭眼打瞌睡,都逃不过人脸识别系统的“法眼”。
学校有管理教学秩序的职责,但是,为什么人脸识别、校园监控系统的推广,在学生中间搞得“人心惶惶”,甚至在社会上也不乏争议?
技术和机器是冷的。人脸识别系统虽然智能,却难免会产生误伤和异化。无论从心理学研究来说,还是从老师的教学经验来说,学习态度最认真的,效果最好的,不会是那些总是两眼放光、死盯着老师的学生,学习本来就该给学生“反刍”“走神”的间歇。如果处在AI的时时窥探之下,头有没有低下来,眼睛有没有走神,反而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这会是一种学习的“异化”,技术的“致命的自负”。
尽管教室、图书馆等属于公共场合,但并不意味着学生要放弃所有的隐私权。学生在课堂上同样可能从事涉及个人隐私的行为。比如,在不打扰他人学习、不干扰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收发手机信息,回复实习单位、导师的消息,本来就是大学生的常态。
近期,被称为“欧洲史上最严隐私条例”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首次在瑞典被引用并开出罚单。瑞典北部的一所高中运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学生考勤,即使这一试验事前已获得家长们的同意,但瑞典政府认为,由于试验的受测者和实施者所掌握的信息过于不对称,因此处罚了推动这一试验的地方当局。
前几天,一款AI换头术的手机APP,引发公众对于隐私权的集体焦虑,同理,大学课堂滥用面部识别技术也存在隐私被滥用的问题。背后一样是商业机构,一样是资本的冲动,不能因为有校方的背书,就对背后的信息安全问题掉以轻心。
技术应当为人文精神服务,而不是像很多科幻作品所讽刺的,反过来扼杀人文精神和人的权利。大学人文精神的维系,不仅依赖于必要的纪律和秩序,同样需要某种开放的氛围。无论如何,教师是教学秩序的第一负责人,也是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的最佳主体。与其通过生硬技术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不如推动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要警惕目前的课堂人脸识别系统,成为某些“懒老师”“水课”的遮羞布。
总之,大学是树德育人的地方,不是流水线车间。在现阶段,大学教学秩序还没到需要机器才能收拾的时候,相信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创造开放、活泼、有秩序的良性教学局面。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许多人喜欢猫,但又对猫毛过敏,不能随意“撸猫”。针对这种情况,瑞士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疫苗,给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