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际 今日美国 今日韩国 今日日本 今日俄罗斯 今日加拿大 今日澳洲 今日意大利 今日英国 今日法国 今日德国 巴基斯坦 今日新加坡 今日大马 今日菲律宾 今日越南 今日泰国 今日柬埔寨 今日印尼 今日缅甸 今日印度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际 > 多彩国际 > 正文

扎里夫的G7之行:伊朗能在美欧分歧中开出一条新路来吗?

来源:澎湃新闻 2019-08-28 16:09   https://www.yybnet.net/

8月24-26日,七国集团(G7)峰会在法国度假胜地比里亚茨举行。由于自2018年以来美欧在一系列全球事务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分歧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后,美欧围绕伊核协议的存废和对伊全面制裁等问题上的激烈博弈,使得国际社会对于此次G7峰会所能取得的成果普遍不予看好。事实也是如此,美国总统特朗普毫无悬念地高调缺席有关气候问题的讨论。此外,比里亚茨峰会是七国集团44年以来首次没有发表联合公报的峰会,仅仅发表了篇幅极为精短的领导人声明。

领导人声明中除了贸易问题、乌克兰问题、利比亚问题等西方国家近年“老生常谈”的议题之外,伊朗问题也是其难以绕开的核心关切。由于难以愈合的分歧及声明篇幅所限,该声明仅提及“我们完全共秉两大目标:确保伊朗永远不会获得核武器与促进该地区和平与稳定。”比里亚茨峰会有关伊朗问题的表述不过是对美欧基本立场的复述,既看不出美欧分歧是否是持续扩大,也看不出是否是有所弥合。

当地时间2019年8月25日,法国比亚里茨,扎里夫飞抵比里亚茨与东道主法国总统马克龙相见,并会见英国和德国的官员。视觉中国 图

相较于峰会声明的“不温不火”,伊朗外长扎里夫在峰会会址比里亚茨的“旋风外交”可谓难掩锋芒。8月25日,扎里夫在“最后一刻”飞抵比里亚茨与东道主法国总统马克龙相见,并会见英国和德国的官员。尽管扎里夫并未与包括特朗普在内的美国官员见面,但他与特朗普同处小城比里亚茨的事实不得不令国际社会充满联想。各国传媒对于特朗普之前对此事是否知情亦是众说纷纭。扎里夫在比里亚茨的“有所见有所不见”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欧伊关系走势的高度关注。尽管伊朗并未正式受邀参加比里亚茨峰会,但它毫无疑问是此次峰会当仁不让的“编外成员”。

马克龙的情怀和现实需求

马克龙利用主办比里亚茨峰会的契机力邀伊朗外长扎里夫现身,既有打造法国大国外交的理想情怀,也有利用峰会的多边外交舞台来为改善欧伊关系“搭台唱戏”的现实需求。英法德既是G7中欧洲的核心国家,也是欧盟的“三驾马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难民危机的加剧以及民粹主义的日益兴起,处在第四个任期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逐渐遭遇执政困境,公开宣称2021年任期届满后不再寻求连任。不仅如此,默克尔近来的身体状况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是否能顺利执政至2021年的诸多猜测。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因脱欧问题不利而被迫辞职,新任首相约翰逊则不断加大“硬脱欧”的力度。此次峰会可谓英法德领导人新老交替背景下的聚首。

勉强平息“黄马甲运动”的法国总统马克龙需要通过给略显平淡的比里亚茨峰会“加料”的方式来提振法国的信心。尽管8月23日伊朗外长扎里夫刚刚访法,但在法国方面的力推之下,马克龙与扎里夫于8月25日再度会晤。以马克龙为主导的英法德与伊朗之间的坦诚交流俨然成为比里亚茨峰会的第二会场。不仅如此,马克龙于峰会召开前的8月19日在总统度假官邸布雷冈松堡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伊核协议问题也是法俄的重要话题。马克龙认识到法国与俄罗斯在伊核问题上保持协调至关重要。这体现了法国对于八国集团退回到七国集团的忧虑,也反映了法国在对伊关系上的务实态度。

“欧洲牌”对伊朗仍然重要

对于伊朗而言,欧洲仍然是抵御美国极限施压的有力屏障。由于德国国内政治以及默克尔本人充满着诸多变数,再加上英国约翰逊政府因脱欧问题而更加倒向美国,如力挺特朗普打造霍尔木兹海峡“护航联盟”,使得伊朗在打“欧洲牌”的同时更为倚重法国的作用。

随着美国最终单方面取消对若干国家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霍尔木兹海域层出不穷的油轮破坏事件以及英伊互扣油轮事件便成为最为直接的后果,这极大影响了该地区的航行安全。为了在美国对伊全面制裁问题上“破局”,伊朗外长扎里夫也在针对欧洲继续不断发力。除了法国以外,扎里夫还密集访问了芬兰、挪威和瑞典等北欧国家,以期这些“和平主义”国家发挥不同于西欧国家的独特作用。

比里亚茨之行结束后,扎里夫在推特上总结道:“伊朗为寻求建设性接触而进行的积极外交仍在继续”,“前路虽难但值得一试”。扎里夫紧接着离开法国开启其东亚之行。扎里夫8月份的两次密集的法国之行均阐释了伊朗的基本立场,即伊朗不会允许对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进行重新谈判,但愿意就对如何实施该协议进行谈判。伊朗目前正不断加大以“铀”促“油”的力度,即通过打“浓缩铀丰度牌”来反施压,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的形式来牵制欧洲。伊朗最为紧迫的目标便是恢复石油出口,其长远目标仍是寻求维护伊核协议的基本框架。

美伊“舌战”降温,斗争继续

马克龙力邀扎里夫到比里亚茨“蹭热度”的举动对于伊朗而言,涵盖了诸多的特殊性。首先是特殊的时间节点。今年5月,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中止执行伊核协议的部分条款,并每隔60天削减一次所履行的伊核协议的义务,直至欧洲拿出保护伊朗利益的具体方案。此次峰会恰逢伊朗方面的第二阶段60天已过大半,鲁哈尼总统8月14日便公开指出,如果仍旧没有取得成果,伊朗将开始执行第三个阶段措施。

其次是特殊的地点。比里亚茨是今年G7集团峰会的会址,而近年G7峰会关注伊核问题乃是一个常态。在法国方面的精心安排下,扎里夫与特朗普“同城”而不“同框”,伊朗方面则娴熟地通过欧洲渠道来对美国进行“旁敲侧击”。

事实上,马克龙也不认为扎里夫的比里亚茨之行会促使伊核协议问题得到重大突破。美伊关系的持续紧张完全是特朗普政府一手造成。扎里夫通过在G7峰会外围再度亮明伊朗在伊核协议上的“底牌”,也表现了伊朗不会屈从于美国极限施压的决心。特朗普将未与扎里夫会面的原因解释为“为时太早”,他也指出美国并不在伊朗寻求政权更迭而期望出现一个“强大的伊朗”,但强调“他们必须制止恐怖主义”。

目前看来,美欧都在尽量避免分歧的扩大化和进一步公开化,特朗普也利用峰会契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对伊朗的激烈态度,但美伊关系的总体态势是“唇枪舌战”有所降温,制裁与反制裁的斗争依旧延续。就在扎里夫结束比里亚茨之行后,一名伊朗官员称:“作为一种善意姿态,并且为了给谈判创造空间,我们回应了法国的提议。我们想每天出口70万桶原油并收取现金。这只是开始,日出口量应达到150万桶。”尽管特朗普在会后以“团结”来粉饰,但美国与G7与会国之间的裂痕显而易见。伊朗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的地缘地位和不断释放的退出伊核协议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及其盟友制裁伊朗的成效,美国实际上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局面,维持伊朗在伊核协议框架内的基本运转仍是当前美伊难得的共识。

(钮松,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

新闻推荐

新西兰自杀率达近年来最高水平

据新华社惠灵顿8月26日电(记者卢怀谦郭磊)新西兰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6月30日的过去一年里,新西兰共有685人自杀,自杀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扎里夫的G7之行:伊朗能在美欧分歧中开出一条新路来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