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际 今日美国 今日韩国 今日日本 今日俄罗斯 今日加拿大 今日澳洲 今日意大利 今日英国 今日法国 今日德国 巴基斯坦 今日新加坡 今日大马 今日菲律宾 今日越南 今日泰国 今日柬埔寨 今日印尼 今日缅甸 今日印度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际 > 多彩国际 > 正文

“地球生态超载日”史上最早到来 人类透支地球资源 负债度日

来源:成都商报 2019-07-31 02:29   https://www.yybnet.net/

刷新纪录

报告显示,到7月29日,人类“用完”2019年全年的水、土壤和清洁空气等自然资源定量,“地球生态超载日”首次提前至7月,刷新纪录。也意味着,人类使用自然资源的速度比地球生态系统更新速度快1.75倍,相当于使用1.75颗地球

逐年提前

从1986年有记录以来,“地球生态超载日”逐年提前:1993年是10月21日,2003年提早至9月22日,2017年是8月2日,2018年是8月1日,2019年是7月29日。这一日子每年都在提前,意味着地球的“生态赤字”越来越高

名词解释

地球生态超载日

由美国环保组织“全球生态足迹网络”(GFN)设立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也叫生态负债日。在这一天,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超出了地球全年生产和再生自然资源的能力。

GFN根据对地球生态总量的监测结果,对比地球生态承载力和人类需求之间的差值,从而测算出每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的日期。其中一个关键点是要计算出为满足人类当年所有资源需求,需要地球多少面积。

具体来说,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包括种植庄稼、饲养动物、捕鱼、建设城市、交通等,其中每一项都需要消耗地球上的土地或水域面积。这被称为人类的生态足迹。在这些需求中,碳排放是最消耗地球资源的,已占到人类生态足迹的60%,也成为推动地球生态超载日不断提前的主要“加速器”。要吸收并净化温室气体,理论上需要多少森林面积?这就是GFN每年测算生态超载日的要点。

美国环境保护组织“全球生态足迹网络”(GFN)发布的报告说,地球全年自然资源“指标”29日“用完”,“地球生态超载日”首次提前至7月,刷新纪录。

GFN设立的“地球生态超载日”另一种说法是生态负债日。在这一天,人类消耗水、土壤、洁净空气等自然资源数量超出地球全年自然资源再生的能力。

GFN在一份声明中说,“生态负债日”提前到7月29日意味着人类使用自然资源的速度比地球生态系统更新速度快1.75倍,相当于使用1.75颗地球。

声明说:“由于大面积森林砍伐、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丧失或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全球生态系统超支的情况变得越来越明显。二氧化碳同时导致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现象更加频繁发生。”

GFN创始人马西斯·瓦克尔纳格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是生存的基础。“我们不可能使用1.75颗(地球)而没有破坏性后果。”

从1986年有记录以来,“地球生态超载日”逐年提前:1993年是10月21日,2003年提早至9月22日,2017年是8月2日,2018年是8月1日。

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智利环境部长玛丽亚·卡罗琳娜·施密特·萨尔迪瓦说,“生态负债日”逐年提前主要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果断行动的重要性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努力“还债”

如全球碳排放量能在2030年前减少30%

超载日将有望被延后一个月

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银行,地球上的生态资源视为银行里的存款,那么,在今年的7月29日,地球的人们已把地球本年度可供消耗的生态资源耗尽。本年剩下的日子,地球将处于“生态赤字”或“生态超支”状态。这一日子每年都在提前,意味着地球的“生态赤字”越来越高。

为此,世界自然基金会和GFN曾呼吁人们控制人类生态足迹,努力“还债”,延迟每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到来。例如,如果全球碳排放总量能在2030年前减少30%,超载日将有望被延后整整一个月。

讲概念

“地球收支平衡”是借鉴会计学

银行和会计业中,最常见的是“对账单”。单位时间内,有“收入”,也有“支出”。

对于地球可再生自然资源和人类消耗能力来说,同样也有这两个概念:地球每年可再生自然资源组成“收入”,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是“支出”。

近年来,GFN启动了“全球超载日”活动。GFN创始人马西斯·瓦克尔纳格说,给自然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计算对账单,参考了很多其他领域如管理学、金融学甚至GDP计算等方面的智慧,但最核心的借鉴还是来自会计学,“它可以立足于归档数据,而非猜测,研究很清晰”。

瓦克尔纳格介绍,“地球生态超载日”的计算数据来自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等联合国系统数据统计分支,以及国际能源机构、政府间气候变化组织的数据。整整6000个数据包,含有化石燃料排放、木材产量,以及电子产品进出口量、牲畜产量等统计数据。

论方法

人类所需资源核算成所需生态用地

生态承载力指的是地球每年可提供给人类消耗的可再生资源量,生态足迹指的是人类当年所消耗的资源。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前者是“供给”,后者是“需求”;或者前者是“收入”,后者是“支出”。

那么,如何计算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呢?

能够提供生态资源的土地类型包括耕地、牧场、林地、渔场、建筑用地五种类型,碳足迹也被纳入其中,但沙漠、冰川、公海等不具备或很少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类型并未包括在内。这些土地都采用了名为“全球公顷”的概念,1全球公顷代表了全球平均生产力水平下的1公顷生物生产性土地。

“每个类型的土地的‘产量因子’是不一样的,”有研究人员表示说,“比如原来是森林的,现在变成建设用地了,那承载能力就会下降,因为林地提供的生态承载功能要远远高于建设用地。”

生态足迹同样计算人们在目前的消费方式下,所需要多少具有生物生产性的“全球公顷”土地。“生态足迹是人均生态足迹乘以人口的总量,”据专家介绍,一个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主要取决于需求量和生产效益两个方面,“比如你今年买一件衣服还是十件,这是需求量。一件衣服需要耗费多少棉花,这是单位产品的效益。”

析现状

“地球生态超载日”逐年提前

从地球生态超载日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人类的生态足迹越高,会导致地球生态超载日越提前,即意味着地球“超支”的情况越严重。

数据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地球生态开始进入“入不敷出”阶段,生态超载日在每年12月出现。而在那之前,人类每年消耗不完所有资源,地球生态处于“盈余”状态。

但近年来,“地球生态超载日”每年都在8月份就早早到来。这意味着人类近年来每年都不得不提前透支大约4个月的生态资源。而今年更是提前至7月29日。“我们现在靠预支后代的资源活着,”世界自然基金会如是评论。

这种“超载”是否有个度呢?如果超载到一定程度,是否意味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对此,瓦克尔纳格表示,研究提供了“收支”对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负载表”,因此,并不知道人类欠的这些“债”到底该如何还清,也不知道到底哪一天,生态系统会以“崩溃”等后果来“要债”。

但他说,如果花钱持续地超过收入,债务只会越积越高。一些“生态债务”,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慢慢累积很长一段时间;另一些“生态债务”,则累积得更快一些,如过度捕捞会很快导致渔业资源萎缩;还有一些“生态债务”的影响则介于前述两者之间,如过度使用地下水,或土壤侵蚀会导致某个时段农业产值下降。“各种生态资源可能不一定有一个‘债务上限’,但它更多是逐渐退化的过程,而其中一些退化将是不可逆转的。”

(综合新华社、参考消息、新京报等)

新闻推荐

作为近代日本之模板的欧洲的近代是什么

近代日本的模板日本的近代化,是以19世纪后半叶日本开始建设国民国家时的先进国家——欧洲列强为模板而完成的。正如卡尔·...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 “地球生态超载日”史上最早到来 人类透支地球资源 负债度日)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