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外交部发布的信息,孟加拉国、不丹、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等来自“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成员国领导人(泰国派特使),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和毛里求斯总理贾格纳特受邀观礼。
在当天的就职仪式上,相对比较意外的内阁人选是印度外交部前外秘、前驻华大使苏杰生。《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观察到,苏杰生以内阁第12个顺位宣誓。新德里电视台30日表示,苏杰生拥有处理对华、对美事务经验,在印度外交部供职期间,是见证中印间诸多敏感问题的“关键人物”,他也被一些人认为有“反华标签”。《环球时报》记者观察认为,尽管当天的宣誓就职仪式上,并没有公布每一名内阁成员分管部委情况,但以苏杰生的履历看,很大概率将代替现任外长斯瓦拉吉主管外交部。届时,印度新政府的外交政策不仅将有鲜明的莫迪烙印,还将带有很强的苏氏色彩。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外交部现任外秘顾恺杰也是一位中国通,而且和苏杰生还是继任与前任的关系。可以预料的是,印度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将有“嚼头”。
国际舆论对于莫迪的连任也十分关注。美国《纽约时报》30日称,莫迪宣誓就职,开启了总理第二任期,同时粉碎了对他领导力的怀疑。如今他成为印度近几十年来最具统治力的领导人,印度前进的方向很大程度上也将由莫迪设定的国家议题塑造。莫迪第二任期的前几个月备受关注,特别是在他如何平衡占多数的印度教的雄心与少数族裔的恐惧之间的关系。路透社30日称,经济放缓并未阻止莫迪获得压倒性胜利。但是,这敦促他进行真正促进经济增长的改革。在他的第一任期,经济增长起起伏伏。他开启第二任期后,需要将经济增长放在首位,为千百万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
除了国内的发展,印度的外交政策也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重点。英国《金融时报》30日称,莫迪连任一定程度上靠民族主义,美印走近也影响中印关系,但中印间积极因素对两国关系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莫迪政府很清楚,民族主义虽可以调动民众一时的情绪,但是国内经济政治的良性发展才是长期执政的根基。此次莫迪在竞选宣言中许诺建设“新印度”,打造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而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印度自2007年以来最大的贸易伙伴。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胡博峰)
新闻推荐
5月30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阿安全部队士兵在发生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的军事学院外阻拦过往车辆。阿富汗内政部30日证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