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8日,美国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4月22日,美国宣布将停止8个伊朗原油进口方的制裁豁免,以截断伊朗财政收入来源;5月3日,美国宣布将不再续期针对伊朗核设施的部分制裁豁免,以强化对伊朗核活动的限制;5月上旬,美国向中东派遣一个航母打击群和一支战略轰炸机特遣队,以应对所谓伊朗对美国的“可信”威胁,包括伊朗所支持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构成的威胁;5月15日,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宣布,美国国务院已经下令使馆和驻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领事馆的非必需人员撤离。
分析人士认为,近段时间,美国对伊朗所出的招数,既有部署航母打击群和轰炸机特遣队等“实招”,也有向媒体透露增兵方案等“虚招”。虚实之间,依然是美国对伊朗“极限施压”、使海湾地区持续紧张的套路,同时为拽紧阿拉伯国家“站队”铺路。
在海湾地区制造火药味,渲染“伊朗威胁”,可以吓走一些国际投资者,可以影响中东地区油气出口,还可以推销美国军火。更重要的是,迫使在安全方面一向依赖美国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对美国更加言听计从。
现阶段,没有迹象显示美伊之间会爆发大规模战争。战争成本对双方而言难以承受。美国虽然对伊朗有着绝对军事优势,但如果以推翻伊朗政权为目的发动战争,一定会陷入新的泥潭。而特朗普一直主张美国从海外战场抽身。
最害怕美伊开战的,恰恰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因为战事一旦打响,很难迅速收场。而这些国家的经济对地区局势是否稳定非常敏感,尤其是其石油出口、金融业和旅游业。不管结局如何,美伊战争恐怕都会使这些国家遭受重创。
可以说,当前海湾局势是美国“想打但不敢打”,伊朗“不想打但不怕打”,海湾阿拉伯国家“不想打而且怕打”。只是,局势持续紧张,不论对地区国家的发展稳定,还是对全球政治安全、经济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继两起致命空难以后,美国波音737MAX系列客机今年3月起由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航管理机构下令停飞,全球众多航空运营商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