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绿区”美国大使馆附近19日晚遭火箭弹袭击,没有人员伤亡。伊拉克警方在巴格达东部发现火箭弹发射器,那里据信是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所在地。
美国国务院官员说,如果伊朗发动这类袭击,美方将作相应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借助社交媒体警告伊朗“别再威胁美国”。靠近美使馆
“一枚‘喀秋莎’火箭弹落在‘绿区’中央,没有造成任何损失。”伊拉克军方在一份声明中说,火箭弹落点是靠近无名战士纪念碑的一片空地。纪念碑所在开阔地往南大约500米,是美国驻伊使馆。
美国国务院一名发言人确认,一枚“低级别”火箭弹落在“绿区”美国使馆附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损失。
巴格达中部能听到爆炸声,“绿区”响起短暂警报声。
一名警方人士告诉路透社记者,袭击发生后,特种警察部队在距离“绿区”大约7公里的西纳区发现一个火箭弹发射器,封锁这一区域。警方正在搜寻嫌疑人。美联社说,巴格达东部是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民兵组织所在地。
“喀秋莎”火箭炮造价低廉,打击精准度差,但发射的火箭弹比普通炮弹速度快、射程远。
“绿区”位于巴格达市中心,戒备森严,是伊拉克政府机构和大部分西方国家使馆所在地。美国2011年从伊拉克撤离作战部队以前,“绿区”经常遭到迫击炮或火箭弹袭击。美军撤离后,“绿区”偶尔遭到袭击。最近一次是2018年9月,三枚迫击炮弹落在“绿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考虑增警卫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没有组织或个人“认领”袭击,美国公民没有受影响,“但我们非常重视。”
他说,美方不会容忍这类袭击,“如果是作为伊朗‘代理人’的民兵武装及其成员发动这类袭击,我们将追究伊朗的责任,作出相应回应。”
巴格达“绿区”遭火箭弹袭击几个小时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推特”写道:“如果伊朗想打,那将是伊朗正式的终结。永远别再威胁美国!”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方官员告诉路透社,“绿区”遭火箭弹袭击以前,美国政府已经在考虑增派少量人员加强驻伊使馆警卫。
美国驻伊使馆15日宣布,国务院已下令使馆和驻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领事馆的非必需人员撤离伊拉克。
美国本月早些时候向中东派遣一个航空母舰打击群和一支战略轰炸机特遣队,说旨在应对伊朗针对美国的“可信”威胁,包括伊朗所支持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构成的威胁。伊朗方面称美方行动是“心理战”和“政治游戏”。不过,美伊双方都表示,不希望打仗。
□热点问答三问美伊关系未来走向
美伊关系持续紧张。美国总统特朗普19日在社交媒体上对伊朗发出新威胁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萨拉米表示,“我们不想要战争,但也不惧怕战争。”
舆论普遍关注,美国及其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沙特是否继续对伊朗施压?伊朗方面作何反应?美伊关系将走向何方?美沙对伊是否继续施压
连日来,美国和沙特对伊朗施压的势头有增无减。
美国海军19日说,“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战斗群与“基萨奇”号两栖集群17日至18日在阿拉伯海举行演练,此次演练“旨在提升美军应对威胁的能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17日援引美国一名高级官员的话报道说,特朗普对与伊朗领导人对话持开放态度,但美国仍会在伊朗周边地区持续施压。
沙特外交国务大臣朱拜尔19日表示,沙特将尽最大努力避免中东地区发生战争,但若受到威胁,沙特随时准备作出回应。他指责伊朗“破坏地区稳定”。
沙特将于本月30日在麦加分别举办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及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领导人特别峰会,重点讨论“伊朗对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危险影响”。伊朗方面作何反应
面对外部制裁压力和军事威胁,伊朗目前未放“软话”,但总体保持克制。有报道称,伊朗外长扎里夫20日在推特上发文称“永远不要威胁伊朗人,试试尊重吧”。他写道:“数千年来,侵略者们一个个消失,伊朗却仍在矗立。经济恐怖主义和种族灭绝的嘲讽无法‘终结’伊朗。永远不要威胁一个伊朗人。试试尊重吧——这管用!”
此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14日说,伊美关系虽紧张,但不会爆发战争。他表示,伊朗和美国没有开战的意愿,因为战争代价非常高昂。美伊关系将走向何方
哈佛大学教授、曾参与伊核协议谈判的美国前副国务卿舍曼认为,截至目前,美国政府对伊朗“极限施压”极大增加了伊朗重新希望获得核武器的可能性,而这是伊核协议本身所希望避免的。
国际危机研究组织伊朗项目主任瓦埃兹指出,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伊朗会屈服于美国的“极限施压”,伊朗早已习惯外部制裁压力,伊朗还认为,必须向美国证明以“极限施压”迫使伊朗屈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相关新闻地缘政治风险攀升推高国际油价美国石油产量暴增正改变全球版图
受中东地区石油安全和地缘政治风险攀升影响,过去一周国际油价涨幅明显。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涨幅为1.78%;7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涨幅为2.25%。
阿联酋外交部12日发布声明说,4艘商业船只当天在其领海水域遭遇“蓄意破坏”。沙特政府13日说,其中两艘是沙特油轮。沙特阿美公司在利雅得地区的多处石油设施14日遭到破坏。沙特方面认为这两起蓄意破坏事件将影响全球石油供应安全。
近段时间,美伊关系持续紧张。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宣布不再给予部分国家和地区进口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以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后又宣布制裁伊朗钢铁、铝、铜等产业。此外,美国还宣布向中东地区部署“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战斗群、B-52战略轰炸机等以应对“伊朗威胁”。据路透社报道,月伊朗原油出口降至每天50万桶。
作为回应,伊朗威胁将关闭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沙特、伊拉克、卡塔尔、阿联酋等中东产油国的原油出口必经之路,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海运石油贸易依赖于此。
德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布赖泽曼认为,美伊关系紧张使市场人士对原油供应风险愈发谨慎。
花旗银行报告指出,中东海湾地区的消息持续引发投资者忧虑,布伦特原油期货可能突破近期每桶70至73美元的价格区间。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石油产量的暴增正在改变全球能源版图。已是全球最大产油国之一的美国不参加任何减产协议,这导致欧佩克和俄罗斯等产油国在减产时心有余悸,担心自身减产导致市场份额丢失。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一项国际调查研究显示,青少年在晚上适当减少使用手机等有屏幕的电子产品,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