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际 今日美国 今日韩国 今日日本 今日俄罗斯 今日加拿大 今日澳洲 今日意大利 今日英国 今日法国 今日德国 巴基斯坦 今日新加坡 今日大马 今日菲律宾 今日越南 今日泰国 今日柬埔寨 今日印尼 今日缅甸 今日印度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际 > 多彩国际 > 正文

美伊关系未来走向如何? 伊朗革命卫队司令:做好了自卫准备

来源:桂林晚报 2019-05-21 09:24   https://www.yybnet.net/

目前伊朗局势还比较稳定。55月1188日,一名男孩在伊朗北部马赞达兰省的街头玩耍。新华社发

美国与伊朗关系持续紧张。19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对伊朗发出新威胁,“如果伊朗想要一战,那将是伊朗的终结。永远不要再威胁美国”。同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萨拉米表示,“我们不想要战争,但也不惧怕战争”。

舆论普遍关注,美国及其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沙特阿拉伯是否继续对伊朗施压?伊朗方面作何反应?美伊关系将走向何方?

1、施压势头有增无减

连日来,美国和沙特对伊朗施压的势头有增无减。

美国海军19日说,“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战斗群与“基萨奇”号两栖集群17日至18日在阿拉伯海举行演练,此次演练“旨在提升美军应对威胁的能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17日援引美国一名高级官员的话报道说,特朗普对与伊朗领导人对话持开放态度,但美国仍会在伊朗周边地区持续施压。

沙特外交国务大臣朱拜尔19日表示,沙特将尽最大努力避免中东地区发生战争,但若受到威胁,沙特随时准备作出回应。他指责伊朗“破坏地区稳定”,呼吁国际社会“制止和防止其在全世界制造破坏和混乱”。

沙特将于本月30日在麦加分别举办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及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领导人特别峰会,重点讨论“伊朗对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危险影响”。

2、伊朗做好自卫准备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侯赛因·萨拉米19日说,伊朗不想要战争,但也做好了自卫准备。

据伊朗官方媒体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萨拉米当天在出席一个军事会议时说,伊朗正密切监视敌人的动向,“我们不想要战争,但也不惧怕战争”。

萨拉米说,伊朗当前面临的威胁已经逼近本国边境,伊斯兰革命卫队已经做好了应对威胁的准备。

他表示,美国信奉霸权主义,压迫和干涉其他国家,这种做法不会带来权力,只会四面树敌。“只要敌人(美国)继续通过霸凌手段来塑造自己的全球霸权,伊朗当然就要跟它对抗。”

伊美关系近期持续紧张。今年4月,美国宣布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伊朗随后宣布将美国中央司令部及其驻西亚军队认定为恐怖组织。5月,美国宣布向中东部署“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战斗群、战略轰炸机和船坞运输舰等以应对“伊朗威胁”。

3、美伊关系将走向何方

哈佛大学教授、曾参与伊核协议谈判的美国前副国务卿温迪·舍曼认为,截至目前,美国政府对伊朗“极限施压”极大增加了伊朗重新希望获得核武器的可能性,而这是伊核协议本身所希望避免的。

国际危机研究组织伊朗项目主任阿里·瓦埃兹指出,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伊朗会屈服于美国的“极限施压”,伊朗早已习惯外部制裁压力,伊朗还认为,必须向美国证明以“极限施压”迫使伊朗屈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相关新闻

巴格达“绿区”遇袭特朗普警告伊朗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绿区”美国大使馆附近19日晚遭火箭弹袭击,没有人员伤亡。伊拉克警方在巴格达东部发现火箭弹发射器,那里据信是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所在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借助社交媒体警告伊朗“别再威胁美国”。

“一枚‘喀秋莎’火箭弹落在‘绿区’中央,没有造成任何损失。”伊拉克军方在一份声明中说,火箭弹落点是靠近无名战士纪念碑的一片空地。纪念碑所在开阔地往南大约500米,是美国驻伊使馆。

美国国务院一名发言人确认,一枚“低级别”火箭弹落在“绿区”美国使馆附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损失。

巴格达中部能听到爆炸声,“绿区”响起短暂警报声。

一名警方人士告诉路透社记者,袭击发生后,特种警察部队在距离“绿区”大约7公里的西纳区发现一个火箭弹发射器,封锁这一区域。警方正在搜寻嫌疑人。美联社说,巴格达东部是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民兵组织所在地。

“喀秋莎”火箭炮造价低廉,打击精准度差,但发射的火箭弹比普通炮弹速度快、射程远。

“绿区”位于巴格达市中心,戒备森严,是伊拉克政府机构和大部分西方国家使馆所在地。美国2011年从伊拉克撤离作战部队以前,“绿区”经常遭到迫击炮或火箭弹袭击。美军撤离后,“绿区”偶尔遭到袭击。最近一次是2018年9月,三枚迫击炮弹落在“绿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没有组织或个人“认领”袭击,美国公民没有受影响,“但我们非常重视”。

他说,美方不会容忍这类袭击,“如果是作为伊朗‘代理人’的民兵武装及其成员发动这类袭击,我们将追究伊朗的责任,作出相应回应”。

巴格达“绿区”遭火箭弹袭击几个小时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推特”写道:“如果伊朗想打,那将是伊朗正式的终结。永远别再威胁美国!”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方官员告诉路透社,“绿区”遭火箭弹袭击以前,美国政府已经在考虑增派少量人员加强驻伊使馆警卫。

■延伸阅读

巴基斯坦外长:巴支持海湾地区安全与稳定

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19日在科威特城表示,巴基斯坦支持海湾地区安全与稳定,愿为消除危机发挥斡旋作用。

正在科威特访问的库雷希当天会见了科威特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巴赫,双方就两国关系、地区局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库雷希在会谈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巴基斯坦愿意通过与“地区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保持的良好关系来支持该地区安全与稳定。他说,中东地区已经目睹太多战争和悲剧,“巴基斯坦不想再看到战争,愿意为消弭危机发挥斡旋作用”。

当天早些时候,库雷希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巴基斯坦对美国与伊朗的紧张关系表示关切,愿为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作出努力。

地缘政治风险攀升推高国际油价

受中东地区石油安全和地缘政治风险攀升影响,过去一周国际油价涨幅明显。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涨幅为1.78%;7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涨幅为2.25%。

德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丹尼尔·布赖泽曼认为,美伊关系紧张使市场人士对原油供应风险愈发谨慎。

PVM石油经纪公司分析师斯蒂芬·布伦诺克指出,如果中东地区安全风险持续,能源市场将继续得到强烈的供给端收紧信号。

花旗银行报告指出,中东海湾地区的消息持续引发投资者忧虑,布伦特原油期货可能突破近期每桶70至73美元的价格区间。

19日,欧佩克成员国及非欧佩克产油国代表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会议,讨论石油市场状况和欧佩克主导的减产协议的执行情况。荷兰国际集团发布分析报告说,尽管这次会议规模较小,但可将其视作欧佩克是否将减产协议延续至下半年的风向标。

根据当前的减产协议,欧佩克产油国和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每天将减少120万桶原油产量,直至今年6月底。这些国家的代表将于6月在维也纳会晤,讨论下一步生产计划。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石油产量的暴增正在改变全球能源版图。已是全球最大产油国之一的美国不参加任何减产协议,这导致欧佩克和俄罗斯等产油国在减产时心有余悸,担心自身减产导致市场份额丢失。

综合新华社

新闻推荐

伊朗革命卫队司令表示 伊朗做好了自卫准备

据新华社德黑兰5月19日电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侯赛因·萨拉米19日说,伊朗不想要战争,但也做好了自卫准备。据伊朗官方媒...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美伊关系未来走向如何? 伊朗革命卫队司令:做好了自卫准备)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