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洲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德国新闻 巴基斯坦 新加坡新闻 大马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尼新闻 缅甸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旷远辽阔的时空感和深邃的生命意识 浅论李喜林诗歌的审美艺术

来源:西北信息报 2019-02-01 10:37   https://www.yybnet.net/

■孙新峰

当下诗歌创作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各领风骚三五天。很多时候诗歌沦为一场语言游戏和文字狂欢,繁华过后一片落寞。少有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颤的句子,少有真正让人过目不忘的句子。诗歌论坛,风生水起,诗歌朗诵会、分享会等目不暇接,但一片迷乱的繁荣背后现代诗歌究竟何去何从,诗歌的出路在哪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近读作家李喜林《旅馆》、《娘把高烧传给我》两首诗歌,诗人的眼光着眼于生活琐事,但却又从生活琐事中挣脱,投向天地与人生。从生活细节出发,却举重若轻写出了时空感和生命意识。轻小简洁的话题却写出了博大苍凉的意蕴,让人惊喜和思忖。

一、旷远辽阔的时空感

先说《旅馆》诗。

我们知道,羁旅和乡愁是中国文学创作的基本母题,诗歌也不例外。古往今来,中国诗坛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绝唱,又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怅惘,更有“大风吹过山梁,是谁正走在回家的路上?风啊,你若从我的故乡吹来,能否告诉我,村口老槐树底下,是否站着我的老娘”(慧玮《行者》)等的清音新声。李喜林这首诗同样是写“羁旅”主题,但却写出了更加意味深长,指向恒久意义的非凡人生况味,写出了当下诗坛比较稀缺的、难得的人类意识。

诗题叫《旅馆》,简单明了。人所共知。人在旅途,基本都有住宿宾馆、酒店或其它临时租住的经历。诗人开篇就很耐人寻味。“女房东的一把钥匙,让我打开一个世界”,这里,一把钥匙打开的是一个世界,一个全新的世界,而不是宾馆的房门,诗的含蓄蕴藉意味陡然而出,诗人的好奇、新鲜感扑面而来。我们知道,好奇心是好作家的基本素质,学会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话题,把生活的矿石冶炼成黄金是作家的本色。而诗人分明就是一个敏感多情、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

进入宾馆后,干什么?

夜深人静

我斜躺在床上抽烟

想象以前的房客抽烟的姿态

身体抑或影子

在时光里曳动

诗人在思考!“深夜,斜躺,抽烟,想象”,寥寥数语,白描手法,一个作家形象呼之欲出。诗人到底在想什么?“想象以前的房客抽烟的姿态”。这个房间里在“我”之前住过什么人?是不是和“我”一样也喜欢抽烟?也喜欢胡思乱想!如果真是这样,烟雾缭绕之中,他(她)又会是个什么样子?是不是和“我”一样,身体或者影子,在时光里曳动?

屋子外是时间的流水

我躺在船舱里

深入岁月的深层

想象后来的房客

将与我一样

继续这一段旅行

“我”,分明躺在旅馆的床上,诗人却说“我躺在船舱里”,还“深入岁月的深层”!由“床”到“水”,由静到动,分明读出了一种时空更迭,岁月流转,今日所有存在都有风雨飘摇之感!再朝下看,

“想象后来的房客/将与我一样/继续这一段旅行”。

作家还在想,在“我”以后,还有谁会继续走进这个宾馆里,住进这个房间里,经过短暂休憩之后,再继续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前人已远去,来者还未至,而此刻只有孤单的自己。人生漫长又短暂。这旅馆(或临时出租屋),只是旅途驿站。人就是在浩瀚苍茫的宇宙海洋里漂泊的船只,在这小小的驿站作短暂地停靠。天地无穷无尽,人生匆匆过客。诗人胸中自有万古,摇荡古今,茫茫之感,悠悠之期。其眼界胸襟一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无比悲凉,却蕴含着巨大的感情力量。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人作为沧海一粟,不可避免地老却。没法掩耳盗铃,偷取时间、空间,没法刻舟求剑,让时空重置。这首诗歌反映出诗人一种生存理想和生存状态,有时间概念、生死考验、不局限于当下一瞬间,将时空拉长到很长的时间范围,生命的纬度也拉伸了许多倍。一首短短的小诗具有了时间感、空间感和生死感。

读李喜林这首诗,我又分明读到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味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同样是一种旷古之问!人在旅途,虽境况不同,感受却多么地相似!多么同样博大宏阔的人类意识!一个小小的《旅馆》,融进了多少复杂的人生意绪?《旅馆》不小。旅馆是所有羁旅者肉体和精神临时停靠点。《旅馆》诗写出了所有羁旅他乡的人群共通的情感、写出了现代羁旅人群普遍的人生体验、精神生态。我们经常说,真正好的作品是可以穿越时空轨道,与不同人群相遇的——《旅馆》就是这样。旷远辽阔。人人胸中皆有,个个笔下全无,是完全可以留下来的诗。

我曾经就这首诗和李喜林有过深谈,询问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真诚地告诉我:

《旅馆》这首诗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历经生活、情感、事业的痛苦厉练后,深切的感觉着作为一个乡村和城市边缘人,一种命运中与生俱来的飘零感、不确定感和虚无感。这种感觉是因为根性的挪移中产生的失衡形成的。那时候,作为农村出身者,我一直竭力地想融入城市文明,但作了很多努力,始终只能站在城市的门槛,如同稻草人看城市白日的喧嚣夜晚的流光溢彩。而另一方面,乡村在情感精神上又因为失去重心陌生起来,两种生活轨迹的不能真正契入使我的人生命运里的羁旅感越来越强烈。

由于各种原因,我开始站在阴阳两极看人生,思绪中有一个死亡的参照,有生命原点和终点,有了对个体生命卑微的怜悯与悲凉。那时候,我一直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常常租寄民房和便宜的旅馆,来安顿日益疲倦的身心。一个夏夜,和朋友在外面喝了不少酒,在城市的灯火中迷失,东走西走,怎么也找不到自已的住所,看着满街道的人步履匆匆,都跟自已的状态一个样。没有了方向感,自已仿佛水上的浮萍。一个人就是一个故事,一个行走的人带着一个长影子,到街灯下面影子缩短,离开街灯,影子又拉长了。直到后半夜,夜气渐凉,酒意大减,我才终于找到所住的旅馆,当女房东把钥匙交给我,我用钥匙打开门,一个寂静的世界迎接了我,那种感觉好象在水里的泅渡者,终于抵靠上了一叶小舟——我被那种漂泊感、羁旅感带来的灵感冲击着,顾不上喝水,喘息,赶快找来纸笔,神差鬼使般写下了这首诗。然后一觉醒来,看见这首诗,恍如隔世。

这下读者更清楚了。诗人写孤独,写漂泊,写人在旅途的感伤,写无法融入城市的悲凉……关于诗题,作家也经过多次调整,开始用《旅途》,觉得有点坐空,后来选用《寓所》,太小太实。最后才选用了《旅馆》,小而精准。以实写虚,用简的意传达深的情,意象具体可感,语言通俗又不失典雅,富于时空哲思,读之难忘!

二、深邃的生命意识

时空感和生命意识往往是融合的,如果说《旅馆》突出了时空感的话,这首《娘将高烧传给我》则更凸显了诗人的生命意识。

亲情是中国文学创作母题之一。写亲情题材,最忌讳的就是千人一面,沦入流俗。而李喜林这首亲情诗独辟蹊径,平中见奇,写出了深刻的生命意识。

这首诗最亮眼的就是选象形象准确。诗人选择了“高烧”这个人人熟稔的命意点。许多疾病会传染,许多心情会传染——而“高烧”会传染,一下子就逗引起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诗的第一节写“娘”弥留之际的情景:

娘离世的最后日子

多年的咳嗽终止了

我叫着娘你咳嗽呀

将喉咙的痰咳出来

“多年的咳嗽终止了”告诉人们,多年来,“娘”一直深深经受着“咳嗽”的折磨,“我”已习惯了“娘”的咳嗽。可现在“娘”却不咳嗽了——“娘”被一口痰憋住了。眼看“娘”咳不出来那么难受,“我”是那么地焦灼。因为“我”知道,只有“娘”还咳嗽着,“娘”就还在——我就还有“娘”;只要“娘”一咳嗽,这口痰一出来,说不来“娘”就又能下地走路了,干活了……可恨的这一口痰!曾经可恶的“咳嗽”也变得那么的珍贵、难得!这种反常心理,完全是因为“娘”生病了!完全是因为“娘”生重病了啊!

娘一直大睁着眼睛发高烧

盯着高梁杆编织的楼棚

我上楼取下她爱吃的软柿子

娘不说话也不张嘴

“娘”就要走了,她发着高烧。她有心事。“娘”睁着眼睛。她无法瞑目。作儿子的极为心疼,总想为“娘”做点什么。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第一时间“我”想起了给“娘”送吃喝。“高梁杆”“楼棚”“软柿子”,几乎全是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意象,也是“娘”和“我”的基本的外围生存环境。“我上楼取下她爱吃的软柿子”,可是,“娘”却不说话也不张嘴。“娘”已经没有办法吃东西了,或者没有力气吃了。可是年纪尚幼的“我”怎么能知道呢?

婶子让我别睡在娘身边娘要去另一个地方了那个地方叫天堂娘正等舅家人见最后一面

婶子是长辈。她人生经验丰富。她知道“娘”就要走了,“娘”就要去远方天堂了。“让我别睡在娘身边”,说明此时此刻,“我”就躺在“娘”身边,我正无助地躺在“娘”的身边,想和“娘”一起分扛痛苦。“娘”为什么还不闭眼?用婶子的话说,人之将死,叶落归根。“娘”心里还惦记着生她养她的娘家人。还想见娘家人最后一面。

我抱着娘不分开

几天几夜里

娘身上的温度越来越低微

见过舅家人娘身体冰凉了

“我抱着娘不分开”“几天几夜”,说明“我”对“娘”依恋之深之重之真。“娘”身上的温度由低微到冰凉,亦说明“娘”一直在与死神相抗争。“我”眼睁睁地看着“娘”的体温逐渐降低,直到冰凉。这几天几夜,小小的“我”经历了什么,恐怕只有“我”知道。——见过娘家人,“娘”心愿圆满了,“娘身体冰凉”,就要真正离“我”而去了。

我开始发高烧了

婶子将我像狗一样关在她家里

几个姐姐轮流监护

直到将娘送走

“娘”身体冰凉了。而“我”却莫名其妙地开始发高烧了。难道是天意?“娘”不发烧了,“我”却发烧了,难道是“娘”把高烧传染给了我?——多么有意味的转换,却是全诗的核心文眼!“像狗一样”,说明“我”的哭闹、“我”的“蛮不讲理”已经让身边其他亲人感到骇怕。婶子和姐姐们她们担心我会垮掉,担心我犯傻,担心我会疯掉,担心我会做出更不理智的事情,只好将我牢牢看护、轮流看护——我的痛苦、难过、悲伤可见一斑!“像防狗一样”,说明“我”不愿接受“娘”已走的事实,“我”已经歇斯底里,完全失去了理智,婶子和姐姐们只能想方设法不让“我”接近“娘”。

娘留在炕上的体温逐渐冷却

娘留在土屋的气息已被风干

娘走的太远了,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娘”真的离“我”而去了!“娘”走得那么决绝、那么远!“娘”的气息、“娘”的味道逐渐褪色。……“娘”已经离开“我”很多年了。“我”再也没见过娘,“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娘亲了。时间在流逝,“我”也在思念中,一天天长大、成人。

只是我的高烧还时不时发作

几十年了

心里揣着一个火罐

娘走了将高烧传给了我

“我的高烧还时不时发作”,我们说,这种“发烧”或为病理写实,是“我”真正发烧了;或为心理写意。已经不重要了!“娘”走了几十年了,我的心里却好像“揣着一个火罐”,“心里揣着一个火罐”说明这种“发烧”是恒常的,对娘亲的思念是持续的、一贯的。难道真是“娘将高烧传给了我”?!

这首诗写得非常清晰。是思亲、怀亲、感恩之作。通篇用叙述方式抒情。每一字每一句都从心底流出。每一节都是鲜活的生活镜头和画面,可知可感。具体生动,感染力极强。我们已经知道,作为病理,“高烧”未必真会传染,但是作为心理,母子连心,心电感应,任何东西均可传染。一个“传染”,让亲情一下子穿越了时空,穿越了生死,穿透了阴阳,母子亲情通过“高烧”再一次对接、延续。这该是一种多么伟大的一份亲情啊!

还应该指出的是,这首诗的审美价值远不止此。全诗始终弥漫着一种向死而生的况味。明显感觉到诗人在竭力追求一种生死转换之间之临界体验。诗中始终弥漫着一种死亡意识。死亡一步步逼近“娘”,“我”原以为抱紧“娘”“娘”就走不了,但“死神”似乎一直很冷静,冷静得从容不迫,冷静得用时间的钟表上的分秒剪刀,无情地剪开了“我”和“娘”。诗歌中的潜背景是死神的绝无声息,是一种浸洇在空间的气息,无边无垠,足以穿越千古,时空和大地,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向死而生,是一种归,一种善,甚止美。其中,“我”在抱“娘”的同时,死神与“我”也由临界到最真切接触的状态。婶子说“娘就要去天堂”,——无疑是对死神的敬畏,还有对美的审视。虽然是潜在的意识,但不可否认,活着在证明死亡,死亡同时证明活着。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娘”的死亡恰恰证明了“娘”的圣洁和美丽。从这个角度上讲,“娘”的“高烧”也是美的,“娘”将“高烧”传给我,将“体温”传染给了我,也将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怀传染给了我。

亲子承传,血浓于水,诗人对已故母亲的思念就像一场深重的感冒,就连发烧也可以传染。诗人个体生命的深沉感慨,呼唤着一种生命意识,激发人性思考。母亲的咳嗽呼唤着生命的尊严,也代表着生命脆弱的无奈,是诗人心中永远的悲怆。母亲的高烧消解着她自己最后的生命能量,点燃了诗人生命的焦灼热浪。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归宿。母亲的高烧是生命最后的血液奔涌,母亲走了,然而,诗人身上永远流着母亲的血液,母亲最后的高烧也会在诗人身上时时显现,不会退却。母爱和生活永远生生不息。诗人对生命的觉悟已经达到一种本真忘我的境界。人生就是由生至死的过程,这首诗把生死之间,生命的承传升华到真切可感,虽篇幅不多,却是一首震撼人心的生命意识之歌。

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多栖”作家李喜林的诗歌在极度震撼我的同时,也让我进一步思考什么是当下最需要的好诗?怎么才能写出通俗易懂、直抵人心、能真正留得下来的诗?我们说,诗需敬畏,更需用全身心经营。要脚踏实地,更需要仰望星空。李喜林这两首诗思想深邃,写出了生命意识、人类大爱。李喜林的诗或许在艺术性上与经典还有差距,然而其不做作,不卖弄,勇敢打开自己,随心而写,旷远辽阔的时空感和深邃的生命意识,已经使其蔚然跻身于国内优秀诗人行列!

新闻推荐

援蒙最大民生工程体现“中国标准”

本报讯由中铁四局承建的中国援蒙古残疾儿童发展中心项目,日前顺利移交给蒙古国投入使用。该项目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和规范,高...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旷远辽阔的时空感和深邃的生命意识 浅论李喜林诗歌的审美艺术)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