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孙成昊
■提要
当地时间1月25日,美国政府部分关门一事突然柳暗花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签署与国会达成的临时拨款协议,部分机构停摆长达35天的美国政府重新开门。然而,这次政府“重启”原则上只能持续到2月15日,如果在此之前两党不能就修建美墨边境墙一事达成共识,要么政府再次停摆,要么特朗普将通过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绕过国会拨款修墙。这次的关门危机时间长、影响大,是当前美国两党恶斗的最新战果。
当地时间1月25日,美国政府部分关门一事突然柳暗花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签署与国会达成的临时拨款协议,部分机构停摆长达35天的美国政府重新开门。然而,这次政府“重启”原则上只能持续到2月15日,如果在此之前两党不能就修建美墨边境墙一事达成共识,要么政府再次停摆,要么特朗普将通过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绕过国会拨款修墙。
实际上,美国两党缠斗导致的政府关门并非特朗普任内所独有,奥巴马任内,两党之争曾导致政府两度停摆。特朗普执政后,非但未能弥合奥巴马时代的华盛顿政治分裂,其横冲直撞、直抒胸臆的执政风格更加剧两党对立。
政府关门看似祸起“高墙”,实质上是中期选举后府会分治新格局所激化的两党博弈,是美国引以为豪的“三权分立”日益异化为“否决政治”带来的苦果。
“否决政治”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国会利用其在“三权分立”中的位置和权力反对行政机构的一些政策主张,以党派划线反对另一党派总统或议员提出的法案,或者以阻止重大改革和预算立法、阻挠行政官员任命等方式胁迫政府让步等。
曾因“历史终结论”而名噪一时的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其2014年《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一书中感慨,美国政治已出现“否决政治”,某些领域制衡太多导致集体行动成本大大增加,有时甚至寸步难行。现在看,福山指出的问题正逐渐固化为美国政治中的顽疾。特朗普特立独行的政策与传统建制派格格不入,民主党人为本党而战、为传统而战及约束特朗普的强烈冲动在中期选举后全面合流,进一步加剧“否决政治”出现的频度和烈度。
另一个在两党斗争下遭到集中放大和渲染的就是“通俄门”调查。“通俄门”调查在中期选举后快马加鞭进入新阶段,最大的变量来自于国会两党权力结构的变化。众议院多数由民主党拿下后,“通俄门”调查成为民主党攻击损耗特朗普执政信誉和地位、提前发动2020年总统大选“狙击战”的最佳利器。例如中期选举后,执掌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希夫再次翻出特朗普与普京会晤一事,要求共和党议员共同施压当时参与二人“私会”的译员公布会谈笔记或来国会作证。
当前,指责俄罗斯“干预美国国内选举”已经成为美国国内“政治正确”。特别检察官米勒关于“通俄门”的调查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特朗普前竞选团队成员已有多人遭到逮捕或起诉,一些新证据极有可能浮出水面。近期,联邦调查局突袭特朗普前竞选团队顾问罗杰·斯通的住所,寻求获取特朗普团队“通俄”的最新证据。掌握众议院多数的民主党人也伺机而动,计划发起针对“通俄门”的调查和听证,以此为抓手助攻米勒的调查,从而挫伤特朗普执政锐气、增加制衡特朗普的筹码。
特朗普在国内左右为难、四面楚歌的境地也会对其外交施策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将党争的阴影投向对外政策。国务卿蓬佩奥1月10日在埃及开罗美利坚大会发表的演讲是鲜明案例。演讲与其说是阐述美国中东政策与愿景,不如说是对民主党前总统奥巴马的大力批驳。虽未直接点名奥巴马,但蓬佩奥批评前政府在该地区政策“误入歧途”,特朗普的地区政策将是“全新开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国务卿蓬佩奥的所思所想似乎都不是地区政策的好坏与否,而是国内两党斗争的成败输赢。
不难发现,中期选举的尘埃落定并未使美国国内政治进入平稳期,反而更加乱象丛生。特朗普“非主流”的执政方式正以眼花缭乱的方式探索美国政治的边界,犹如一本缓缓打开的书,告诉世人美国政治的多种可能性。
时至今日,美国国内政治的动荡起伏依旧上演,并不会因为政府重新开门而画上句号。随着2020年美国大选年日益临近,两党的斗争焦点将重归选举,以此为发力点纠缠博弈。“斗”仍将成为未来两年美国两党政治的核心关键词。
新闻推荐
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把孩子放在摇篮里摇,孩子容易入睡;成年人躺在轻晃的吊床上,困意很快来袭———瑞士一项最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