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美国时间本月18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市发生了一起车祸,Uber一辆配备自动驾驶技术的沃尔沃SUV汽车撞上了一位过路行人,致该行人死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自动驾驶汽车撞人的事故了,前不久特斯拉也因自动驾驶而出了车祸。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在最新研究中发现,美国22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已经通过了有关无人驾驶的法律,其中10个州的州长已经颁布了有关无人驾驶汽车的行政命令。英国政府则在今年表示,希望无人驾驶能在2021年进入商业运用,并为无人驾驶测试制定新的实践守则。不过,该守则将会在基于逐个案件的基础上做出决定,以确保安全。
出了事故这“锅”到底谁来背
在未来的自动驾驶时代,操控汽车的不再是人,而是科技。虽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理应会降低,然而是无法被完全消除的。一旦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谁来负责任呢?德国安联保险董事会成员尤阿希姆·穆勒先生认为汽车车主虽然“无辜”,但是有可能还是要承担责任。安联保险董事会成员尤阿希姆·穆勒近日在一次采访中说道,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如果肇事,不管车辆拥有者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是否有不当行为,都要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当前,业界正展开一场关于自动驾驶汽车保险以及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人认定的大讨论。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由汽车制造商负责,因为是自动驾驶技术在操控汽车,而技术是由制造商把控的。前德国联邦政府交通部长压力山大·多普林特就一向支持这个观点。他曾对媒体说过,“如果计算机掌握了汽车的操控权,那汽车制造商就要负起一切责任。”安联保险方面却有不一样的看法:应该是汽车的持有人来负责任,即便持有人对事故的发生没有直接责任,也没有出行错误的操作行为。“最终将智能机器,比如自动驾驶出租车或者自动驾驶私家车,带上马路加入交通的是个人,而不是汽车制造商。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是因为持有它的人有一定的用途。在这种情况下就适用无过失而遭受损失的损失担保条例,一旦车辆发生事故,应由车辆持有人或者当时在车里的人承担责任。”穆勒说道。
“一切以生命安全为先”这是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无过失而遭受损失的损失担保(损害赔偿责任)是由于允许的风险而导致的赔偿责任。所谓“允许的风险”可能是一只宠物,比如说战斗犬,饲养战斗犬有造成人员伤害的可能。此外,也可能是一种设备,在使用这个设备的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已有的此类型涉及的例子包括航空和铁路运输。“持有人对机器的任何故障负责。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持有人从使用机器中获利。”穆勒说道,“我确信严格赔偿责任的模式将占上风。因为它能够匹配未来科技,也在过去几十年中证明了自己,特别是与道路交通法相匹配。”如果可以证明故障是由于技术缺陷造成的,那就是另一种处理办法。这种情况下应该根据“产品责任法”进行问责。“我认为流程应该是这样的:损害赔偿责任应该与汽车强制保险相结合,这样对于车辆持有人也是一种保护。这也就是我们目前所熟知的车辆赔偿保险。”穆勒说道。自动驾驶汽车虽然还未普及,但是各行各业都在为迎接自动驾驶时代做相应的准备。关于自动驾驶的探讨涉及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技术升级,还有道德问题、法律问题等等。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动驾驶技术将会带来全面的社会变革。但在技术还未达到要求时,法律的规范或许是目前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但归根结底,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遵循“一切以生命安全为先”的原则。(宗禾)
新闻推荐
灵敏观察“普特会”本来是俄罗斯的一个机会,但在此当口和乌克兰爆发冲突,为“普特会”的前景打上了问号。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