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马拉松式谈判,英国与欧盟13日就“脱欧”协议内容达成一致,这一突破意味着英国在“软脱欧”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自2017年12月“脱欧”第一阶段谈判结束至今,英欧谈了又谈,“分手协议”的公布日期一拖再拖。回顾英国“脱欧”的“断舍离之路”,英欧达成“分手协议”为啥这么难?目前,英国和欧盟对脱欧协议草案都比较低调,这是何缘故?
有人把英国“脱欧”比作英国与欧盟的“离婚”,“长痛不如短痛”是许多主张脱欧者的想法,但实际操作起来,希望中的“短痛”却正在拖成“长痛”。且不说“离婚诉讼”已持续一年多,就算达成了协议,也不是故事的终结,而是新一轮拉锯战的开端。“硬脱欧”乃至“盲脱欧”的风险依然存在。
[难舍]
英国担心引发人才流失
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引发在英欧盟工人“离职潮”;2017年,英国雇主的“用工荒”仍未缓解。去年,尽管英欧就保障在英欧盟公民权益问题达成一致,仍未阻止英欧公民“变心”。
今年10月,法国内政部称,2015至2017年间,居住在法国并申请法籍的英国公民人数由386人增至3173人。在申请文件中,英国公民数量占比从0.4%增加到3.5%。管中窥豹,近年来,英欧“脱离英国”民众数量可见一斑。
英国文学界、科学界等纷纷为“留欧”站台,称“脱欧”将造成人才流失,给英国带来严重影响。“对这样的合作设新障碍,将阻碍研究进展,对整个科学界造成伤害……”
之后,英国电影协会也表示,“脱欧”将为英欧开展业务、人员交流和设备流动带来新阻碍,迫使英国影视企业外流并失去欧盟基金支持等。著名的纪录片《探索频道》就已计划将欧洲播放中心迁出伦敦。
[难离]
“英爱边界”是潜在危险点
目前英欧协议的具体条款没有公布,但舆论认为,北爱尔兰的边界问题依然是新一轮纷争的引爆点。
众所周知,英国的北爱尔兰部分与爱尔兰共和国陆地相连,当双方都在欧盟内时,无论是贸易和人员往来都没有障碍。但英国一旦脱欧,就要离开欧洲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此处的“过关”问题成为让各方头疼的难题。英国、爱尔兰都希望能够保留原来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北爱尔兰本土党派更是反对任何增加关卡“区别对待”的方案,但欧盟从整体利益考虑,不同意“网开一面”。
“只要还未谈妥解决爱尔兰边界的办法,对欧盟来讲谈判进程就是0。”欧盟一位领导人曾这样形容“英爱边界”问题。
在第二阶段谈判期间,边界问题一直在“拖后腿”。英国寻求“英爱边界”实现“无缝对接”;而欧盟则希望北爱尔兰采纳欧盟的海关规章制度。有分析认为,一旦英国“脱欧”,将会阻碍双方人员和货物的流通,还有可能造成北爱尔兰在和平协议签署20年之后,再发生暴力事件。
[难定]
特雷莎·梅还得连闯三关
2019年3月29日,英国将正式脱欧。欧盟和英国都希望今年11月底前召开欧盟领导人特别高峰会,签署脱欧协议,但该份脱欧协议草案能否顺利推进仍存变数。
根据相关程序,谈判达成的脱欧协议草案,仍需通过英国议会和欧盟各成员国的审批。
英国方面,主导谈判的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起码要连闯三关:一是内阁关,二是党内关,三是议会关。
英国媒体分析,眼下特雷莎·梅内阁的部长们并非百分之百支持这一脱欧协议的内容。当地时间14日,特雷莎·梅将召开内阁会议,与阁员讨论草案内容。
今年7月起,特雷莎·梅的“脱欧”方案致多名官员挂冠而去。11月9日,交通部大臣乔·约翰逊因不满“脱欧”谈判进展而宣布辞职,这已经是从特雷莎·梅政府辞职的第18位大臣。
特雷莎·梅所在的保守党也并非铁板一块。此前,保守党内甚至谋划“逼宫”梅,引发英国政坛多番“地震”。“留欧派”代表、前内阁成员乔·约翰逊称,推进该协议将让保守党的未来“处于危险境地”,呼吁举行第二次公投。
派系林立的英国议会是最难闯的一关。反对“脱欧”派、强硬“脱欧”派、坚决维护北爱尔兰利益的党派各执一词。反对党工党称该协议“对英国不利”,前外交大臣、保守党下院议员鲍里斯·约翰逊第一时间出来反对,称协议让英国沦为欧盟“附属国”,会投反对票。
对特雷莎·梅而言,她所领导的保守党在下议院占315个议席,优势相比在野党略显微弱,因此如何争取党内更多的支持,促使协议通过,将是她面临的一大挑战。
新协议在英国不好过关,欧盟这边也不轻松。
按照日程,欧盟将于本月下旬召开峰会讨论经英国议会批准后的方案。在此之后,协议还需各成员国议会批准认可。这都是一道道艰难的“关口”。
就算是英欧双方都闯关成功,英国也会进入对欧经济、投资和贸易往来的调整期,诸多领域的不稳定是大概率事件。
简言之,英国脱欧的“短痛”短不了。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等报道)
新闻推荐
特雷莎·梅在首都伦敦金融城市长年度晚宴发表演讲(资料图片)内阁成员连夜被召进唐宁街10号英国与欧盟13日就“脱欧”协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