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民众或搭车或步行,一路向美墨边境进发
风餐露宿,一个母亲在河里给孩子洗澡
面对军警围堵,妇孺往往是受害者
长途跋涉,疲惫不堪
11月6日,美国中期选举将正式投票。此时此刻,选情焦灼,唯恐丧失共和党对参众两院控制权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谓焦头烂额,万机待理。在这百忙之中,他却拨冗在其推特上发言称将紧急派兵去“拯救美国的危机”,去拦截一个“重大威胁”——他称已责成五角大楼向美国-墨西哥边境部署正规军以应对汹涌而来的中美洲民众组成的“大篷车队”。然而追根溯源,这场让特朗普大动肝火的“边境危机”或许正是“美国制造”。
1 蹒跚向北
特朗普及其政府大动干戈去对付的并不是一支敌军,而是一支由约7000名扶老携幼的中美洲民众组成的“大篷车队”。这支“大篷车队”10月13日从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城市圣佩德罗苏拉出发,徒步蹒跚向北,人数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已由最初的约2000人膨胀到如今联合国所估计的7000人,其中仅儿童就达1500名以上。
这支平民大军沿着太平洋沿岸缓慢向北,目的是一直走到数千公里外的美墨边界,然后进入美国境内寻求庇护。10月23日,他们的主力进入墨西哥南部恰帕斯州的马帕斯特佩克。按照现在的速度,他们要这么一直走至少一个半月才能走到美墨边界的墨西哥一侧——这意味着还要走3000公里。
然而届时等待在那里的将不会是美国人敞开的国门和张开的双臂,而是自4月起部署在边境美方一侧的,来自加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的2400名国民警卫队——当然还要加上前述的800名正规军。美国政府还在继续调兵遣将,即便不再追加兵力,五角大楼也已制订了至2019年9月在美墨边界部署4000名国民警卫队的方案。
2 不可阻挡
本来墨西哥还准备在国境线上拦截他们,但是很快溃不成军。因为这些人是有组织、有预谋,有人在背后支持的。他们用全世界通用的闯关秘籍,让妇女和孩子冲在队伍最前面,经受高压水枪和催泪弹的洗礼,那些躲在女人和孩子后面的精壮男人随后一拥而上。
而且墨西哥也知道,这些人本来也不想待在墨西哥,只是过境而已,所以也不是真心想拦住他们。
他们不是难民,因为难民是自然灾害或者爆发战争之后,人民流离失所被迫远走他乡。更重要的,难民必须在第一个落脚的安全国家寻求避难。这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原则。这些人主要来自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既没有天灾,也没有战争。他们横穿墨西哥却根本没打算在墨西哥停留,所以不符合任何难民的定义。
他们也不是移民,因为移民需要走程序,但是美国大使馆在他们的国家正常运转,却没人去申请。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甚至仇恨美国。“大篷车队”里有人把美国国旗画上纳粹标记,然后一把火烧掉。
3 逃离噩梦
正如一些中美洲问题专家所指出的,这些不惜步行跋涉背井离乡的中美洲民众“不是寻求美国梦”,而只是“逃离噩梦”——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已流失了10%的人口。联合国2015年报告称,洪都拉斯谋杀率为十万分之63.75,萨尔瓦多更高,达108.64,经济形势也十分恶劣。
今年4月,中美洲多国发生恶性暴力事件,曾导致了一起类似的“大篷车潮”。而此次的“大篷车队”之所以突发,则肇祸于洪都拉斯圣佩德罗苏拉爆发的恶性黑帮暴力事件。贫困、恶性犯罪、社会暴力、政治动荡、经济和就业的惨淡前景,都让当地人无法再继续忍受下去,不得不沿着无数先辈驾轻就熟的道路,挣扎向北,到美国碰碰运气。
很显然这是一贯标榜“保护美国人就业机会”“对非法移民和难民说不”的特朗普所不能容忍的。他三次发出刺耳威胁,称如果不采取行动阻止大批来自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的移民非法越境前往美国,他将部署美国军队以关闭美墨边界。他还同时扬言,如果中美洲各国不采取行动“配合”,美国将停止对这些国家的援助。
4 后院危机
许多分析家指出,中美洲一向是美国的后院。冷战期间,美国利用臭名昭著的“联合果品公司”操纵中美各国经济,并且扶植代理人,干涉各国内政、外交和防务,把这些国家变成一个个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畸形,积弊丛生的“香蕉共和国”。冷战结束后,美国对这些国家“大撒把”,促使后者各种矛盾集体爆发,陷入半瘫痪状态。
威胁“减少援助”非但无济于事,反倒会促使这些焦头烂额的中美洲国家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雪上加霜,从而将更多民众驱赶到浩浩荡荡的“大篷车队”中北上。事实上,10月17日危地马拉总统莫拉莱斯和洪都拉斯总统埃尔南德斯都表态“难民只要想回家都可以回家”——问题恰在于“难民不敢回家”,而特朗普却仍在咆哮“再不回去把你们的家给烧了”,于是更多人不敢回去。
美国已经有2200万名非法移民。每6个洪都拉斯人,就有1个已经住在美国,大部分是非法居留。从1980年到2015年,来自中美洲的移民增加了10倍。
5 夹心饼干
特朗普连日来对墨西哥责怪连连,时而威胁墨西哥撕毁(刚达成的)美加墨贸易协定,时而指责墨西哥“纵容犯罪分子、毒品和黑帮进入美国”,然而近年来墨西哥涅托政府已竭力配合美方边境控制行动。此次“大篷车队”爆发之初,墨西哥方面紧急向南部边境调集警力,并公开表示“洪都拉斯难民不会被集体允许入境,他们要么出示签证、护照,要么单独申请难民身份”。这意味着长达90天的甄别过程。
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和美方的咄咄逼人,墨西哥方面表现出越来越不耐烦的态度。态度一直温和的现任外长维德加雷在联合国表示,“没有人喜欢特朗普的议论,没有理由给予此次难民潮更多关注或赋予并不存在的特殊重要意义”,呼吁国际社会帮助处理难民问题,接纳更多需要庇护的难民。前任外长卡斯塔内达表示“墨西哥没必要替美国去做那些肮脏勾当”。
12月1日涅托政府将任满,交权给当选总统洛佩斯的新内阁。即将上任的影子政府外长艾布拉德称,特朗普的威胁推特是“中期选举的政治考量”,且他的立场“一贯如此,一点都不令人惊讶”,不满之声,溢于言表。
6 压力山大
组织此次难民“大篷车”活动的阿布贾称,特朗普指责难民只是一个借口,他是想借此阻止“童年入境暂缓遣返”计划(“追梦人”计划)。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特朗普上任以来,废除“亲属移民”和“绿卡抽签”项目,力推抓捕和遣返非法移民等举措,并颁布针对多国公民的旅行禁令。3月30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一项待审议新规,非移民签证申请人被要求提交过去5年的社交媒体账户信息。
《华盛顿邮报》分析称,特朗普本周在有关边境和移民问题上基调的急剧转变,是因为他的支持者已经变得不耐烦。他们急需特朗普兑现竞选时修建边界墙以及采取措施打击非法移民的承诺。曾经支持特朗普的保守人士认为,特朗普没有能力确保建设边界墙,他们对特朗普的批评力度日益加大。保守人士随时可能把特朗普“扔下车”。
近日,在美国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特朗普的两个高级顾问——白宫办公厅主任约翰·凯利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大吵一架。近几个月,举家越境入美的非法移民人数大增,博尔顿据称倾向于施行强硬的移民政策,指责国土安全部长科斯特珍·尼尔森工作没有做好,惹恼了凯利,两人从“激烈争论”变成“大喊大叫的比赛”。
7 选举操作
美国移民政策研究所主席塞利认为,美国加强边界控制会影响美墨间合法过境和制造业、贸易的正常开展,对两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也会影响美国工人利益,但对非法移民的影响反倒最小。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从口岸过境的。根据美国国际开发署数据,2016年和2017年美国向洪都拉斯援助1.75亿美元,冻结这笔援助只能火上浇油,会令事态更加难以控制,而威胁废除美加墨协定也很难有什么杀伤力——因为世界各国领导人都怀疑和特朗普政府达成的任何协议均未必靠得住。
然而特朗普还在、且必然会继续放大音量:限制并驱逐非法移民是特朗普一贯的主张。在11月6日前密集发表这些言论可能旨在吸引选民基本群体,避免共和党中期选举失败。在近日的一系列助选造势集会上,他竭力将“大篷车队”渲染为“对美国就业的巨大威胁”,称“非法移民挤占美国低学历职位的危害性更甚”。连日来他不顾专业人士“无证据表明大篷车难民中充斥黑帮犯罪分子”的意见,连篇累牍抨击其“黑帮属性”,毫无根据地指责中东原教旨极端恐怖分子和萨尔瓦多黑帮“大规模混迹其中”。副总统彭斯在被问及此说法有何根据时,斩钉截铁地回答“怎么可能没有”。后者更指责“委内瑞拉出钱资助了‘大篷车队’”。
8 无解难题
美国国际战略关系研究所研究员邓肯指出,妖魔化“大篷车队”有助于在中期选举前把难民问题炒作成“胜负手”“大危机”“对美国的一次攻击、一次袭击”,并顺势将“大危机制造者”的帽子扣到民主党头上,“选情当前,真相无关紧要”。
当然,民主党也是半斤八两——他们也在竭力用情绪化的语言借题发挥,攻击特朗普和共和党的“灾难性做法”。
皮尤中心最新民调显示,75%的共和党支持者认为非法移民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系共和党支持者关注度排名最高的国家问题;而民主党支持者中仅有19%比例这样认为,关注度排名最高的国家问题依次是医保和枪支暴力。由此看来,缓缓行进的“大篷车队”恰为美国对立两党提供了从容炒作的时空。
但难民中许多人已等不及了:墨西哥政府10月26日称,已有1743名“大篷车难民”申请墨西哥庇护——反正原本也只是要做个安稳梦,美国不行,墨西哥也凑合。
■声音
我不会停下来
不在乎是不是会死
“只有上天能阻止我们。”24岁的胡安·埃斯科瓦尔说,他是一支几千人的非法移民队伍中的一个。这支队伍被称为“移民大篷车”,大多数是洪都拉斯人,穿越危地马拉,准备穿越墨西哥,到达美国。一路上队伍如滚雪球一般,人数越来越多。
队伍中,洪都拉斯65岁的老太太阿瑞丽,带着两个孙子,穿着破帆布鞋,背着一个装着衣服的双肩包。
英国《卫报》报道这个“一步一步:绝望的家庭加入难民大篷车队”的故事。阿瑞丽的女婿被黑帮杀死,她在当地也找不到工作。“我不可能养活我的孙子了。”她说,她只能去美国休斯敦找女儿。她女儿3年前设法逃到美国,女儿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报道说,与阿瑞丽一起奔向美国的难民,一开始不到2000人,途中不断有人加入。他们拖着行李,有时搭乘过路车,但大部分时间在走路。去美国,要走数千公里。20日,在危地马拉一个安置点,洪都拉斯妇女马德丽说,逃出来的人不愿回去,家里生活太艰难了。她曾想返回洪都拉斯,但还是决定,即使去不成美国,也要留在危地马拉,至少这里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没有人能阻止我们。”洪都拉斯泥瓦匠奥利文说。他就是乘坐木筏进入墨西哥的,希望在美国从事建筑工作。39岁的路易斯说:“我们将前往美国边境,我不会停下来,我不在乎是不是会死。”
■分析
“大篷车”何去何从
这不是今年第一支“大篷车移民”。今年3月,来自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的约1500人组成“大篷车队”向美国进发。4月底,约600人抵达美墨边境。美国CNBC网站5月1日报道说,4月30日,美国允许其中8个妇女儿童进入美国境内。
组织“移民大篷车”的“无国界人民”组织,15年来一直在帮助中美洲国家的移民,通过步行、坐汽车和火车等方式抵达美墨边界。“无国界人民”协调员罗德里戈·阿贝佳说,今年的移民大篷车和往年有所不同:“约80%的人来自洪都拉斯。”
美国华盛顿独立智库移民政策研究所主席安德鲁·塞尔分析说,墨西哥当局可能会像今年4月一样,给予一些符合条件的中美洲人以难民身份,同时遣返“不合条件”的人。借助这种方法,这批中美洲人不会整体“解散”,却会在抵达墨美边境前人数大减。
本报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报道
新闻推荐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将于5日重启对伊朗能源、造船、航运和银行业等领域的制裁。美国政府2日宣布,将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