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8日下午突然宣布,因今年3月俄罗斯前特工斯克里帕尔在英国中毒事件,美国将对俄实施制裁。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此时重提旧事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很大程度上是总统特朗普迫于国内“通俄门”调查压力采取的举措,意在争取民心帮助共和党赢得中期选举。此举将令刚刚释放出积极信号的美俄关系再次恶化,两国关系短期内难以转圜。
此次制裁将分两阶段进行
几乎所有俄罗斯国有企业都将受影响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诺尔特8日发表声明称,斯克里帕尔及其女儿在英国受到“‘诺维乔克\’神经毒剂”袭击后,“美国8月6日认定俄罗斯联邦政府违反国际法使用了生化武器或对其国民使用了致命生化武器”。声明说,美方决定对俄实施制裁,相关制裁将于8月22日前后生效。声明并未说明对俄具体制裁内容。
美国国务院官员在8日的电话吹风会上说,此次制裁将分两阶段进行,其中第一阶段制裁将可能导致相关企业无法获准向俄出售涉及敏感国家安全问题的商品。若俄罗斯拒不提供未来不再违反国际法使用生化武器的“可信保证”并同意联合国相关机构对俄方行动进行“现场核验”,美国将在本轮制裁开始执行3个月后发起第二阶段更为严厉的制裁。美媒报道称,第二阶段制裁将包括两国降低外交关系级别、俄航航班不得赴美、双边进出口贸易全部中止等。
美方官员称,此次美国的制裁规模将非常庞大,几乎所有的俄罗斯国有企业都将受到影响,涉及的交易金额将可能达到上亿美元,制裁将大大打击俄罗斯经济。
此时对俄“出招”
更多是迫于“通俄门”调查压力?
特朗普和俄总统普京7月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会晤,释放出积极信号。美方却在不久后就突然以5个月前的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为由对俄实施制裁,令人感到意外。
事实上,美国国会3月就已正式要求特朗普政府认定俄罗斯是否在上述事件中违反了国际法。根据美国相关法律,政府本应在国会提出要求后的两个月内做出认定,但特朗普政府却迟迟没有动静,其“拖沓”表现还被国会两党狠批。
对于特朗普政府此番突然做出认定并出台制裁措施,有美高级官员解释说,认定程序“复杂而艰难”,再加上要确保制裁不会波及美国企业,“这种事晚一点宣布是很正常的”。
美国媒体普遍认为,特朗普政府此时“出招”更多是迫于国内“通俄门”调查的压力。有分析指出,美国情报界已认定俄罗斯干涉了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但特朗普一直不愿承认,还曾表示他找不到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理由。此番言论震动美国政界,特朗普后来表示此话为“口误”。特朗普国家安全团队希望借此次制裁对“口误”事件“消毒”,以此回应外界有关特朗普对普京“态度软弱”的批评,以免冲击11月中期选举选情。
挥舞制裁“大棒”同时
特朗普继续主张美俄改善关系
挥舞制裁“大棒”同时,特朗普继续主张美俄改善关系。美国共和党籍参议员兰德·保罗8日在社交媒体“推特”发文,说他数天前访俄,带去一封特朗普给普京的信,特朗普在信中强调美俄在反恐、议会间对话等领域进一步接触的重要性,提议恢复美俄文化交流。白宫晚些时候也发表声明,确认委托保罗向普京转交信件。
美国总统与国会研究中心副主任丹·马哈菲认为,美国的举动体现了特朗普软硬兼施的“交易艺术”。分析指出,尽管华盛顿方面对莫斯科“又打又拉”,但鉴于此次制裁对俄经济影响重大,而且俄方也不太可能答应美方提出的条件,两国关系短期内将难以得到转圜。美国玛格丽特·撒切尔自由研究中心主任奈尔·加德纳认为,此次制裁表明美俄关系未来会继续恶化,华盛顿会对莫斯科采取越来越强硬的立场。
俄罗斯回应:美方制裁理由“牵强附会”
针对美方新制裁,俄罗斯驻美国使馆8日回应,认定美方的制裁理由“牵强附会”、缺乏事实和证据支撑。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使馆一份声明报道,美方以“流水线”方式向俄方施加没有事实依据的制裁,且拒绝与俄方沟通。声明说:“我们已经习惯于听不到任何事实或证据。美方以信息涉及机密为由,拒绝回答我们的后续问题,我们却被告知,美方有足够(情报)得出‘俄罗斯应承担责任\’的结论。”
俄使馆说,他们在写给美国国务院的信中多次确认,强烈支持对斯克里帕尔父女事件作公开、透明的调查,提议公开俄美双方就这一事件的沟通内容,但美方“迄今未予任何答复”。
评论
“任性制裁”
这瘾,得戒!
继高调宣布重启对伊朗进行一系列制裁之后,美国政府日前又宣布了新的对俄罗斯制裁措施。前者属于“计划内”,白宫几个月前就已“子弹上膛”,后者则让不少国际观察家感到突兀,毕竟美俄元首上个月刚举行了气氛不错的会晤。
近期以来,美国政府启动的制裁一个接着一个,俨然有“上瘾”之态。前几天,美国对其北约盟友土耳其进行制裁,土美关系近乎到了撕破脸的地步;美国政府还威胁欧洲,如果欧洲企业继续与伊朗做生意,其在美资产和金融活动将遭受“次级制裁”。
一言不合就制裁,这种视国际规则与道义如无物的做法几乎成了美国外交工具箱的首选“刀具”,其霸凌作风正遭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抵制。
各国之间有分歧很正常,关键是要通过理性对话,有理说理,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行事,不能由着性子胡来,更不能仗着胳膊粗就动辄用拳头说话。须知,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在21世纪的今天,公正、公道与规则意识早已深入人心,“丛林法则”已行不通。美国的“霸凌主义”作风,得改!“任性制裁”这瘾,得戒!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
制图 李开红
同步播报
面对制裁“大棒”
伊朗朝鲜齐批美国
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8日与到访的朝鲜外务相李勇浩会晤,两人均对美国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提出批评。
据伊朗总统府发表的声明,鲁哈尼在会晤中说,伊朗和朝鲜就不少关键国际议题“总是立场相近、支持彼此”。他指认美国“不可信、不可靠”,未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
李勇浩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以及之后重启对伊朗制裁违反国际法。他说,朝鲜的战略优先目标包括深化与伊朗关系、“对抗单边主义”。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李勇浩是鲁哈尼去年连任后首名到访伊朗的朝鲜高级别官员。他与鲁哈尼的会谈恰好在美国7日正式重启对伊制裁一天后。
美国政府5月8日宣布退出伊核协议。第一批制裁针对伊朗政府的与美元相关金融交易、贵金属买卖、汽车和民航业等领域,8月7日零时生效;第二批制裁针对伊朗能源行业和中央银行对外交易,定于11月5日零时生效。
按《伊朗经济日报》的说法,李勇浩向鲁哈尼介绍了朝鲜与美国就核问题进行的谈判。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今年6月12日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新加坡会晤。在寻求与朝方外交谈判的同时,特朗普政府宣称在朝鲜完全弃核前不会放松对朝制裁。按照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说法,作为同样面临美方制裁的国家,伊朗和朝鲜都认为施加制裁不利于推进谈判。
新闻推荐
不明物体被珊瑚覆盖近日,美国探险家达利尔·米克洛斯在百慕大三角水下区域有了一个“难以解释的”重大发现。据他所称,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