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义(前排右二)在教刚果(金)工人绑扎钢筋。
本报记者 蒋菡 摄
“我不会讲话。”面对记者,一脸憨厚的唐家义略显紧张。虽然已经是项目部副经理,但质朴的工人本色在他身上还是有着深深的印记。
6月27日,在刚果(金)南部卢阿拉巴省科卢韦齐市,中国有色集团旗下的迪兹瓦矿业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在承建该项目的中国十五冶对外公司迪兹瓦项目部,副经理唐家义是有口皆碑的“劳模”。
今年56岁的唐家义已经随着中国十五冶转战多个海外工地,多次被评为先进、劳模。2006年在建设哈萨克斯坦电解铝厂时,被评为劳模的他接受了该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亲自颁发的奖章。
部队转业的唐家义,从铆工起步,当过班长、工长、生产经理,直到项目部常务副经理。“他当过兵,执行力强、责任心强,只要你交办的任务,总能不折不扣地完成。”中国十五冶对外公司副总经理熊安庄说。
2011年,唐家义刚来刚果(金)的时候,跟当地员工沟通是个大问题。刚果(金)当地人讲法语和斯瓦希里语,唐家义听不懂,就采取“中文加手势”的方式。“比如你要叫他把扳手拿来,你边说边做给他看,多做几次,他就记住了。”
带工人也像带兵,带得好才能有更强的战斗力。“当地员工自尊心很强,只要尊重他们,平等相待,他们还是非常服从管理的。”唐家义说,有的人爱偷懒,不能责骂,严格监督就行了。
对于远离家乡的中方员工,做好思想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在海外干项目,员工思想不稳定是最大的问题。思想工作最重要,一定要把握好,否则可能比生产上出问题还麻烦。”唐家义说,“光讲大道理没用,要帮员工解决实际问题。”
他说得实在,做得也实在。每周,他会去工人宿舍两三次,跟大家聊聊天,了解下情绪怎么样,有什么思想动向。一次,他了解到有个员工小孩生病,要花10多万元,于是立刻联系公司相关部门预支工资并募集捐款。
“唐家义是从工人一点点走到今天,更了解工人的想法,也容易跟他们打成一片。”熊安庄不无感慨地说。
中国十五冶对外公司刚果(金)片区党支部书记谭琴告诉记者,项目部还特别设立了工友QQ群,了解工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反馈。
唐家义特别难忘的是,2015年刚果(金)爆发埃博拉疫情,一些员工担心传染,要求回国。
“一个人要走,两个人要走,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我们就分期分批找工人谈心,苦口婆心做工作。”唐家义说,“我也怕染病,但再怕也得坚守。你是领导,如果你都跑了,员工还怎么能留得下?”
春节也是人心浮动的关键时期。“逢年过节谁不想家?我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小孙子,我当然也想回去。我不会讲话,我只知道要是自己回家过年,人家在这里大干,我放心不下。”每当这个时候,唐家义总是身先士卒,“你看,我都出来这么长时间了也没回家。”
最长的一次,他在项目上一连干了28个月。
迪兹瓦项目所在地原本是一片原始森林。唐家义拿出了在部队里雷厉风行、吃苦耐劳的作风,带着团队迎难而上。项目建设前期,没有锅灶,建设者们搭灶做饭;没有住房,改造集装箱当房、搭设架子管当床;缺少运输设备,将搅拌站安装到现场来浇铸混凝土。
眼下, 广阔的红土地上,钢筋水泥的基础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错落有致的生活区已现雏形。项目建成后,对于中国有色集团深耕中南部非洲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把迪兹瓦项目当作作品、干成精品。”迪兹瓦矿业公司总裁骆新耿表示。
为了“干成精品”,今年3月结束休假回到刚果(金)的唐家义,估计要待到明年年底才会回家。他坦言,在非洲这些年,最遗憾的是儿子结婚也没能回去。
“那你在非洲最开心的是什么时候?”记者问。他憨厚地笑了笑,说:“要往大了说,是项目完工的时候,不过最开心的肯定是拿到机票可以回家的时候。”
而真正回到家,他又发现,自己与国内的生活有些脱节。“国内发展太快,什么手机支付、共享单车,我们回到国内像个傻子,啥也不懂。”唐家义摊开手笑着说。
其实,这些年外面有不少企业开出高薪想挖他,可都被他婉言拒绝。
“我不会讲话。”他还是憨厚地笑笑,说,“钱谁都爱,但遇到一个融洽的团队、一个带来成就感的平台不容易。我参建的两个项目都获得了中国境外工程鲁班奖,我挺自豪的。”
新闻推荐
据叙利亚通讯社28日报道,叙利亚政府军近日在叙南部耶尔穆克谷地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行动取得持续进展,接连收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