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毕加索
毕加索大部分的画作都有不同的历史背景。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巴斯克省的历史名城——格尔尼卡被纳粹“神鹰军团”的轰炸机炸成一片废墟,死亡了数千名无辜的老百姓。毕加索被法西斯暴行所激怒,毅然画了这幅巨作,以表示强烈的抗议。画面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的马为构图中心,画家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并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紧密联系的形式,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世界名画《格尔尼卡》到底表现了什么呢?里面没有飞机、炸弹、坦克、枪炮,只有牛、马、女人、士兵、灯等,然而它的意义已超越了表象。
毕加索把这场战争悲剧,象征性地渲染成了这幅抽象主义作品:画面整体是哀伤愤怒的蓝黑色调,聚集了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全部意义。画面中,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到底表现了什么呢?
毕加索对于他的作品经常保持沉默,希望给予观赏者自由的体验空间。但是对于《格尔尼卡》这幅作品,他这样解释说,画作中的牛、马、手等物象都具有象征意义,画面中出现了很多西班牙远古神话中具有象征起源意义的物象。他说:“……牛代表残暴,马则代表人民。不错,我在画里用了象征主义,是存心向人民呼吁,揭露法西斯战争的残酷。”
因为在西班牙大众的心目中,斗牛场上出现的公牛,往往代表着妖怪、恶魔等黑暗势力,所以毕加索会以牛来代表着无视人民疾苦的残暴政权。同时,在斗牛场上斗牛士的攻击下,公牛终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西班牙斗牛文化中,马象征着面对斗牛咆哮不屈服的人民,他们是对抗暴政的主力军。马上的战士虽已经倒下,但他仍然紧紧握着那柄剑,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花朵,表达了人民复仇的决心和决战到底的精神。
这幅巨作是毕加索为以进步和平为主题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之西班牙馆所绘制,并且曾到英国、美国等其他国家巡回展览,引发了全世界热爱自由、拥护民主人士的共鸣。同时,在画家声明要将该画捐赠给结束佛朗哥政权后的西班牙祖国之种种动作下,该画的意义很快就超出了单纯事件的抗议范畴,而成为政治斗争中的一种文化示威,甚至成为文化对暴力的一种对抗。就其意义来说,这幅作品超过了这桩偶然事件,而正好是通过绘画技巧起到了象征启示、重要契机的作用。这是由一个触目惊心、狂暴的,尤其是缺乏色彩的形体所构成的画面;这色彩是指光影和立体感,也正是由于缺乏这一点,它就象征着死亡。这死亡不仅是轰炸受难者的死亡,而且也是文明的死亡。
新闻推荐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根据人类生活所希望承接的不同目光,把人类分成四种类型。第一类人期望着无数隐藏着的公众的目光,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