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意大利语“Rinascimento”为瓦萨里所提出,视觉艺术和文艺复兴运动之间就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如雅克·巴赞、汉斯·巴隆(Hans Baron)等文艺复兴思想家认为,与主导地位的“公民人文主义”思潮不同,大量同时期的绘画潮流并不代表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旨和正脉,但是,一般读者击节赞叹,并引为人类文化瑰宝的东西,无非是这一幅幅大师巨作。问题在于,市面上对相关主题的论述,要么是艺术史专论,让普通爱好者和初阶收藏者望而却步,要么往往出自连艺术史和美学史基础知识都尚不具备的业余专家之手。例如,某位在书中处处是“太美了,我要停留”的三流“美学家”,既能写唐诗宋词之美,也能“客串”文艺复兴,但其文艺复兴艺术的作品几乎无的放矢,且有诸多硬伤。《细读文艺复兴》则起到了沟通专业艺术史研究成果和普通艺术史爱好者的作用。
《细读文艺复兴》采取了画传的论述方式,这种方式是最为古典的艺术史研究方式,也奠定了现代艺术史学科的技术。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风格学、图像学、文化史和艺术哲学方法,逐步侵蚀了这一研究路径的领地。但是,无论是作为“知人论世”的底层工作,还是引导爱好者和初学者进入文艺复兴艺术的殿堂,传记研究仍然是有效的研究工具。在论述过程中,作者杨好将艺术史背景和图像学知识于叙事之中,这种寓教于乐的写作策略,将可读性、知识性和严谨性交汇在一起,成就了某种娓娓道来,却又严肃庄重的叙述风格。
《细读文艺复兴》
而本文最为称道的部分,在于将画传的论述与经典作品的风格分析和图像分析形成了某种互指关系。无论是耳熟能详的文艺复兴三杰,还是北方文艺复兴的诸多画家,杨好并不在于夸饰作者的生平,而是通过图像象征意义、风格映射和历史传记的融合,将一幅名画的诞生放进了政治史、文化史和艺术史的整体逻辑中加以解释和分析。例如,波提切利的《春》中符号对佛罗伦萨政治史的映射,并不被浮泛的带过,而是浸润在对特定绘画符号的图像学隐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这显然体现了作者艺术史功底,并恪守其专业本位的写作立场。这样一种画传写作,并未重复过去传记和绘画题录的“客观”撰录,而是在深入了解当代相关学科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借传读画”研究。
至少在美术知识普及层面,这种体例突破了学院派的窠臼,却有并没有蔓瀚于无节制的审美抒情。作者自己的审美趣味冷静而节制,往往在不经意之中体现出见闻广博和鉴赏能力。与很多较少涉足西方博物馆,多以艺术理论和纸上艺术史来撰写画传的人来说。作者不仅徜徉于世界一流博物馆和美术馆,其最终学位的专业也非单纯的历史写作,而是艺术品鉴赏,因此,她选择的插画非常准确,印刷中少有失真和错漏,而在评述中,对版本的重视和历史证据的考辨也十分专业。
可以让读者进一步思考回味的地方,则在于本书对“文艺复兴”概念的独有思考。在欧洲思想文化史中,“文艺复兴”不断被后来的写作者重新界定和改造,而“北方文艺复兴”的说法,肇自现代艺术史发源地:德国和奥地利对南欧艺术的抗衡心态和对本民族现代绘画传统的追溯,作者开放性地将这部分画家和绘画容纳进来,为读者进一步思考这些画家之间艺术思想和风格逻辑的多样性,提供了挑战。但是,这种开放性导致的艰难,也许会鼓励更多人爱上文艺复兴这个优美和残酷并存的时代。
(本文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讲师)
新闻推荐
死亡上半区,经过一轮残酷的筛选,成为超级四强的聚集地。法国和巴西这对老冤家,是否会再次脱颖而出,在半决赛聚首?这是近年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