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丛林法则思维
中国空间站将向全世界开放的消息立刻在全世界引起高度关注与议论,但也在情理之中地引发诸多猜疑。在5月28日的发布仪式上,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特别强调了该项目对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开放,“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即有西方舆论指出中国此举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是“打算利用自身在第三世界对空间技术的垄断,来博取额外的政治或经济利益。”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上述说法在逻辑上似乎很有说服力。
然而,分析代入的环境和参量不同,逻辑合理性的评估标准也必然不同。某些西方分析语境完全是最简单的短期利益交换计算,可中方绝不会以如此短浅的目光来考虑并贸然推出一个与全世界所有国家相关的科研项目。事实上,中国此举并非单方面宣布,而是与联合国外空司合作发出邀请并操作。后者作为联合国下属机构的职能是服务于所有联合国成员国,而非特定国家群体。联合国的参与既从项目操作层面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可以对项目本身起到监督、分责的作用。发布仪式上虽然特别凸显了“发展中国家”,但首先仍然强调了对所有国家的开放态度。
考虑到发达国家自身具备相对较好的太空科研条件,其中有些国家本来就是航天大国,如美国、俄罗斯和欧空局成员国;而其他发达国家也可以选择与俄罗斯或美国的有偿合作。因此,中国的完全不设门槛、完全开放的空间站科研合作提议等于为那些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国家(绝大多数为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参与“太空游戏”的捷径。这在过去对于上述国家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必须承认,虽然人类的“太空拓荒”及“宇宙大发现”活动从1957年“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进入轨道算起已经有超过60年的历史,且太空探索对目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但就整个地球村而言,太空仍然是只有少数国家才有能力涉足的精英舞台。国与国之间在科技能力与国家实力上的巨大落差在太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对于绝大多数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来说,长期以来他们并没有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影响人类未来前途命运的“航天大发现”活动中,这不仅意味着他们难以充分享受航天探索带来的利益与机会,更很可能导致这些国家在未来人类的太空化前景中完全失去立足之地。
可以作为参照的是,中国在人类航海大发现时代中的境遇就足以描绘出这幅并不乐观的图景。
有人在坚持冷战时期对太空的理解,但中国仍在努力摒弃这一桎梏。
因此,在2018年的今天,也正是由中国在太空率先迈出了脱离地球村丛林法则的坚实一步。这一步也许很小,却有着光辉的里程碑意义。我们坚信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参与“太空游戏”的权利,每一个人也都应该享有跟上宇宙速度的机会。如果谁暂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么中国愿意提供这样的机会。从长远看,荟萃了更多、更多元化的人类智力与才华的中国空间站也将给中国带来更多收获。由此可见,空间站合作项目依旧秉承着中国长期以来所提倡的太空“共赢”原则,而非某些航天大国顽固坚持的太空冷战与零和博弈思维。
由此再回到争议本身,如果像某些居心叵测者肆意猜测的那样,中国打算利用这样一个合作项目来换取额外的政治与经济利益的话,将会是多么的愚蠢与毫无必要。毕竟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样的航天科研项目至少暂时看来并非刚需,如果他们看不到邀请者的诚意,所谓“拿出有价值的利益作为交换筹码”又如何自洽。
不一样的合作
中国领导人在太空探索上的高瞻远瞩也为地球上的国家间合作共赢搭建了一条新的太空通道,虽然类似的合作并非中国首创。
1975年的美苏太空握手是在这一领域的首次尝试,其所带来的象征性友谊在那个全世界被核战阴云笼罩、东西方阵营剑拔弩张的年代,的确给人类传达了些许心灵的温暖与幻想——但也仅此而已。握手之后冷战仍在继续,美苏之间以争夺军事和科技制高点为主要目标的太空竞赛愈演愈烈。美国绝不会开放自己的“阿波罗”飞船载着俄国人去月球旅行,而俄国人也肯定不会答应让一位美国航天员去操纵“礼炮”号空间站上的“神秘武器”。
美苏太空握手是冷战期间“缓和”的一次政治宣示,但这种略显做作的姿态显然不可能解决冷战存在的根源。
冷战的结束似乎为人类真正联合起来探索太空打开了窗口。美国航天员被允许进入“和平”号空间站做科研;在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完全承担起了运送美国人进入太空的重任;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也曾盛情邀请中国加入;而更雄心勃勃的国际合作则在国际空间站上实现,太空似乎真的没有了国界……
但也只是某些特定国家的国界而已,且即便在这些貌似“友好”的特定国家之间,太空合作也带有在后冷战时代沦为利益交换的名利场的色彩。
不应被忽略的现实是:美国必须为自己的航天员搭乘“联盟”号飞船支付极为高昂的票价。莫斯科在这个事情上一直没什么情面好讲,只要票卖得出去,价格越贵越好。“联盟”号针对国外客户的票价在21世纪初还只有2000万美元左右,到美国航天飞机退役的第二年(2012年)就陡增至8000万美元,现在已逼近亿元大关。毫无疑问,这已经是明显脱离成本核算的纯商业行为——当自己垄断了整个市场和渠道后,莫斯科认为再高的票价也是合理的。
而欧洲“伽利略”项目参与国在经过最初的蜜月期后也很快陷入困境。中国不是印度,中国不当“提款机”。北京在发现欧洲人不打算与中国分享核心技术后果断退出,并全力投入“北斗”系统的研制部署。
国际空间站同样没有免费的午餐。该项目由美俄主导,从最初的研制和搭建时期开始,就本着有钱出钱、有技术出技术的实用主义原则执行。因此,国际空间站其实仍是一个封闭的精英俱乐部。在那个年代既缺钱又缺技术,在政治上还不被信任的中国被拒绝参加,2011年美国甚至立法禁止美国宇航局(NASA)和中国在太空领域合作,直到2017年才首次允许中国一所大学的小型实验设备搭载美国飞船进入国际空战站。将整个国际空间站开放给全世界更是“天方夜谭”,俱乐部大佬们绝对不会去想是不是应该邀请几位莫桑比克科学家上来做研究这种问题。
这恐怕才是那些质疑中国空间站科研合作项目的人的逻辑基础——地球上国际关系中的一切“原罪”都会理所当然的被投射到太空,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么想、这么干的。
国际空间站并不那么“国际化”,中国早就有着切身体会。
2000年智慧传承
中国人的想法则完全不同。国际空间站由“被筛选”后的多国联合研制、搭建,并主要由项目参与国使用;而中国空间站的研制发射工作与相关费用完全由中国自己承担,然后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再共享相关科研成果与利益。这样的概念在外界看来也许很新鲜,实际上对中国来说却只是对自己祖先智慧的传承而已。
从2000多年前的汉朝开始,中国中央政府通过打通并维持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让沿路国家享受到了贸易繁荣与文化交流的丰硕成果,推动了中国与沿路和沿路国家彼此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并未尝试在国境外以“护路”为名维持强大的军事控制,也没有在中华册封体系外的域外国家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甚至直接殖民征服。
在长达2000多年的亚洲国际秩序构建与运行中,开放、包容,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的丝绸之路,为一个稳定持久的向心多环式国际体系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该体系尽管与现代主权国家概念有所不同,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证了地区和平与稳定。
同样,今天中国提出的空间站科研合作计划依然遵从着“丝路精神”。其完全的开放性与无条件合作的宗旨有希望让所有愿意参与其中的国家收获实质的技术或经济成果,以及迈向未来与太空时代前行的信心与渴望。
数千年来,凭借“丝绸之路”的通商与交往,我们今日生活中已不可或缺的胡椒、黄瓜、石榴、大蒜,以及别样风情的音乐、舞蹈、宗教等精神世界的事物源源东来。这种开放与包容的精神也将造福太空探索。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那个小小的“太空铁盒子”里,真正的国际主义友谊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将逐渐荟萃凝聚,并传达给空间站外的整个世界。而人类的历史和那些从中受益的国家与人民,也一定不会忘记那个最初提供了机会的国家,因为正是这个国家和他的领导者用博大的胸襟与卓识在太空开创出了一条新丝路。
与那些短视的当代帝国主义思维相比,无论地球上的“一带一路”还是太空中的“丝路精神”都必然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
新闻推荐
6月2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人们在联邦最高法院前抗议(新华社发沈霆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26日裁定,总统特朗普去年颁布的移民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