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thepaper.cn)根据联合国难民署记录的难民数据,将42年来全球难民的迁徙路径绘制在了一张地图上。从中我们发现了全球难民迁徙的规律及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全球难民的逃亡路径不断增多;难民整体数量逐年回落,直到2010年开始再度回升。从整体来看,42年来全球难民数量并未出现大幅增长;难民的迁移范围在不断扩大,逃亡路径不断增多;亚洲和非洲是难民最主要的输出地。
从“就近避难”到“远距离迁徙”
在1975年的地图上,我们很难看到跨越大洲的难民迁徙,逃亡路线往往位于相邻国家或地区之间。到了1995年,北美大陆开始接纳来自欧洲非洲的移民。而在2015年,这一现象更为突出,欧美各国日益成为非洲或亚洲难民的首选目的地。
根据我们对逃亡路径的统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难民的逃亡路径正在不断变多。1975年,全球总计有73条逃亡路径,难民数量最多的一条是从东非国家布隆迪逃往邻国坦桑尼亚。1995年,逃亡路径增加至1705条。2015年,逃亡路径达到5293条。
“阿拉伯之春”后难民人数有所增长但并不明显从近10年数据来看,由于“阿拉伯之春”的爆发,全球难民人数再次开始增长。2016年,难民人数到达新高峰,共计1719万难民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
但这只是近年来难民数量上涨的另一次小高峰,42年来全球难民数量并没有出现大的涨幅。1992年,全球难民人数就到历史峰值——1784万。之后的近30年时间里,全球难民人数基本维持在1000万左右。
难民输出国仍多集中于亚非
非洲和亚洲地区频发的战争令难民群体迅速扩大。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令无数人流离失所。2010年底,“阿拉伯之春”席卷下,多个国家陷入长期动乱和战争。2015年, 3 岁叙利亚小难民“艾兰”面朝下趴在沙滩上的照片在网络上大量转发,难民问题开始演化为“难民危机”。
新闻推荐
6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内的钢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结束了3月以来的豁免安排。中新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