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洲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德国新闻 巴基斯坦 新加坡新闻 大马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尼新闻 缅甸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华商编译 诺贝尔文学奖停颁背后的丑闻是如何被揭露出来的? 这对夫妻坑惨瑞典文学院

来源:华商报 2018-05-06 06:44   https://www.yybnet.net/

让-克劳德·阿尔诺和妻子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

自从去年美国好莱坞因为影业大亨韦恩斯坦的性侵案而发起声势浩大的“MeToo”运动后,这场运动席卷全球,多国政界商界运动界接连爆出丑闻,眼下这股风又刮到了文学界的最高殿堂——评选和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华商报昨日B02版报道了瑞典文学院因受丑闻影响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那么,这桩丑闻的主角到底是什么人?丑闻又是怎样被披露的呢?

自称为是瑞典文学院的“第19名成员”

去年11月,瑞典《每日新闻报》记者马蒂尔达·古斯塔夫森接到一些女性爆料,称曾受到某位与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机构,瑞典文学院关系密切的文化界名人的性侵或骚扰。部分性侵指控发生的地点,是在瑞典文学院在法国巴黎的一处公寓内。古斯塔夫森随后了解到,这位举止不当的文化界名人,就是瑞典文学院女院士、北欧著名女诗人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的丈夫,法国摄影师让-克劳德·阿尔诺。这些女性称,阿尔诺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到自己和瑞典文学院关系很近,他和妻子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共同拥有的一个名叫“论坛”的文学俱乐部,就受到瑞典文学院资助。

《每日新闻报》随后发出的报道,刊登了18位女性对阿尔诺的指控。这些性侵发生在1996年到2017年间。

报道刊发两天后,瑞典文学院发表一则声明,称除了报道中提到的18位女性,学院还收到其他一些女性的投诉,称遭受了阿尔诺的“引发反感的亲昵和不恰当的对待”,其中包括一些员工和院士的妻女。

丑闻在瑞典文学院激起了轩然大波。去年12月,《每日新闻报》刊发了后续报道,称阿尔诺自称是瑞典文学院的“第19名成员”,他吹嘘自己对诺贝文学奖的评选具有影响力,还曾先后七次泄露诺贝尔文学奖名单给博彩公司。

报道披露,阿尔诺和妻子卡塔琳娜共同创立了一个名为“论坛”的文化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看起来各种高大上,人称“瑞典文学院的后花园”,获邀进入这个俱乐部的,也都是文学圈的名流,但阿尔诺和妻子建立这个“论坛”的目的却是各怀鬼胎。

阿尔诺打着为“论坛”招募工作人员的旗号,招聘了一批文学女性,一部分是文学院成员的妻女。但阿尔诺看重的并不是她们的文学素养,而是她们“易于得手”。此后几年,发生了好几起性侵案件,后来站出来指控阿尔诺的好几位女性,都曾是“论坛”的工作人员。

而阿尔诺的妻子卡塔琳娜也不是省油的灯。有调查表明,她把很大一部分来自瑞典文学院给予“论坛”的赞助资金中饱私囊了。

瑞典文学院内部分歧致丑闻扩大

时任瑞典文学院院长的莎拉·丹尼乌斯2015年上任,是瑞典文学院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院长,她请来一个法律事务所进行内部调查,并切断了瑞典文学院和阿尔诺的文学俱乐部的联系。但她清理门户的举动并没有得到所有院士的支持,其中一些人公开站在阿尔诺一边,内部投票的结果决定不开除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

作为回应,莎拉·丹尼乌斯提出辞职,6名支持她的院士们也先后提出了辞职。瑞典文学院院士实行终身制,极少有人提出辞职。前院士彼得·英格伦透露,“自从去年11月围绕这位所谓的“文化名流”的危机事件爆发以来,瑞典文学院内部一开始似乎达成了共识,但随着时间流逝,分歧越来越大。”他还解释说,太多院士“对于个人的考虑太多,而对于规章制度的考虑则太少,甚至很少考虑到此事事关这个组织的核心理念”,基于这些理由,彼得·英格伦离开了瑞典文学院。

陷入重重争议的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院士本人,也于4月12日主动提出辞职,希望此举“能让瑞典文学院渡过难关”。至此,瑞典文学院18位院士只剩11位。由于按照规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人选需要12名院士投票通过。辞职事件导致投票院士人数不足,因此,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因受到事件的影响而陷入僵局。

事件的影响逐渐超出文化圈,数千人走上斯德哥尔摩街头,抗议瑞典文学院的陈规陋习。作为瑞典文学院的赞助人,瑞典国王4月20日发表声明,明确表示想要改变瑞典文学院两百多年来的院士终身制,不履行职务两年即允许离院。此次瑞典国王介入此事,也实属罕见,因为通常瑞典国王不主动施行正式权力,很少介入公共事务。

诺贝尔基金会委员会也对瑞典文学院提出严厉批评,认为瑞典文学院近期发生的事情不仅损害了自身名誉,而且威胁到诺贝尔奖的声誉。

未来瑞典女王被指受害 核心人物否认所有指控

最近又有媒体披露,受到阿尔诺性骚扰的受害人竟包括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也就是未来的瑞典女王。《瑞典日报》援引三个独立目击者报道称,2006年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场晚会上,阿尔诺用手触碰维多利亚公主的臀部。一名匿名者称:“很清楚,那是一个性骚扰举动。”据说当晚还有多位目击者见证了这一事件,包括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此事据称发生于2006年,瑞典王室也不愿就此事发表评论。

而处于这场风波核心的阿尔诺则矢口否认所有指控。阿尔诺的律师赫提格说:“阿尔诺否认所有犯罪行为,他否认曾经加诸在他身上的其他指控。”赫提格还说,阿尔诺已成为一场“猎巫行动”的受害人。在踢爆这场丑闻的女记者古斯塔夫森看来,出生在法国的让-克劳德·阿尔诺总是一副混迹在名人骚客中畅饮波尔多葡萄酒的欧洲知识分子形象,“他带着一种所谓的“法国做派”,显得不屑于政治正确、阴鸷而有趣,习惯对女性评头论足。那似乎是他与生俱来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带来的反应往往是“他就是个法国佬”。”古斯塔夫森坦承,报道刊发后引发的后果,比她预想的要严重得多。

至于她是否预料到自己的报道会令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比取消,古斯塔夫森表示自己心情复杂。“诺贝尔奖一直被认为是非常庄严高雅的奖项,但它却被人可耻地利用了。那个男人很有势力,并且利用他和瑞典文学院的关系牟取权势。”

古斯塔夫森接着说:“在历史上,往往是指控有权有势男性的女子付出了惨重代价,她们或者被不闻不问,或者证词被用来针对她,她们本人甚至会受到羞辱或者被暴露在众人面前。这些女子敢于说出真相,这绝不是一件小事,能够改变世界,撼动瑞典最强大的文化机构的基础。这是很了不起的。”

小资料

瑞典文学院和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于1786年由当时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创立,有院士18名。这18位院士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瑞典文学院院士基本上都是瑞典的著名作家和学者,一般都精通4~5门外语。

据了解,瑞典文学院院士为终身制,且名额固定不变,只要不是遇到有人去世的情况,瑞典文学院便不能再行招募新院士。关于瑞典文学院的内部运作,外界所知不多。它遴选院士的标准也很神秘,成员据说可以出入斯德哥尔摩最高大上的场所。2014年,院士克里斯蒂娜·卢根曾形容说,瑞典文学院就像是个“乌托邦”,“一个为成员提供终身支持的家庭”。

在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停颁或推迟颁发的做法曾有先例。自该奖于1901年设立以来,曾经7次没有颁奖,其中1914年、1918年以及1940年至1943年因战争原因完全停颁;1935年因院士们未能在表决时达成一致而停颁。另外在1915年、1919年、1925年至1927年以及1949年由于缺少合适的获奖者而推迟一年颁发。而今日的窘境则是瑞典文学院前所未遇的。华商报记者何蔚编译报道

新闻推荐

中国赠送马克思雕像在德国特里尔揭幕

据新华社德国特里尔5月5日电随着红绸缓缓滑落,一座青铜材质雕像耸立在世人面前:高阔的前额,浓密的胡须,目光凝视远方,脚步坚定沉稳。这位睿智的思想家,名字叫马克思!5日,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由中国赠...

相关新闻:
一盏烛火的指引2018-05-06 01:03
猜你喜欢:
评论:(华商编译 诺贝尔文学奖停颁背后的丑闻是如何被揭露出来的? 这对夫妻坑惨瑞典文学院)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