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曾发出如此感叹:“我们的文明程度越高,我们的恐惧就越深,担心我们在文明过程中抛弃了在蛮荒时代属于美、属于生活之乐的东西。特别是久居城市的人被重重噪音包围,返璞归真有如天方夜谭。”
他们纠缠于各种繁杂琐事之中,闲暇之余饲养猫狗宠物,以求精神慰藉,然而他们全然不知,动物也和人一样拥有着相似的、甚至更高级别的情感诉求。
正如《动物的精神生活》的作者彼得·渥雷本所说的:“我不认为动物的感受与人类有什么不同,我们对此应该要回归健全的认知,承认动物的确拥有各种感受和乐趣。”
在《动物的精神生活》中,彼得·渥雷本以全新的视角接近野生动物群,作为自然资源的守护者,他记录下了动物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捕捉到了它们的情感流露以及种种遭遇:松鼠妈妈以极致的母爱呵护备至照顾下一代,顶着烈日暴晒背幼仔穿越草地,忘我的利他主义深植于基因之中;渡鸦对伴侣忠贞不渝,当渡鸦被射杀后,与它为伴的另一只不再寻找新的伴侣,孤独终老,至死方休……它们情感的丰富度远远超过了人类对它们的认知。
依据彼得·渥雷本的观察,动物和人一样拥有着结构明确的社会生活,而且会对同伴产生同理心,小林姬鼠看到自己的同伴忍受折磨和摧残时感同身受,母鹿面对死去同类时也会流露出悲哀。
在对外界的感受上,动物的敏锐度不低于人类,不仅如此,它们还会出乎意料耍小把戏。小鸟面对食物的诱惑打起了小算盘,把美味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些动物的说谎水平堪称一流:壁虎用分身法迷惑对方,狐狸的装死术可谓高超,章鱼忽明忽暗的变色本事赶超变色龙,叶海马、竹节蝗、枯叶蝶的模仿技艺可谓出神入化。狐狸有预谋的欺骗策略是它的独家狩猎秘笈,它们模仿死尸迷惑猎物,为了逼真还把舌头吐出来垂在嘴边,可谓动物界的“戏精”。这时当鸟儿过来尝鲜时,它便恢复原形,对方便成了它的腹中餐,不劳而获。
动物虽然和人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事实上,人与动物的关系从始至终都没有平等过,给猫狗穿上衣服,过度喂食,如此溺爱却让它们饱受折磨,甚至死亡。
在彼得·渥雷本眼中,那些小松鼠、西方狍和野猪都有灵魂,虽然人类不了解动物的语言,但并不影响和它们的沟通和交流,它们用天真的行为触动着人类原始的情感。动物离开群体的行为意味着它知道自己大限将至,逃离到偏僻的草场平静地死去,当目睹到这一切时,无不潸然泪下。人类也从动物身上汲取灵感,正如墨西哥作家胡安·何塞·阿雷奥拉在他的作品《动物集》中,以动物反观人类社会,正如当人类对动物的种种拟人化行为感到可笑或者惊诧时,他们不曾想到,在很多时候动物们早已捷足先登,人类才是紧随动物身后的亦步亦趋者。□刘晗
新闻推荐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地时间2月27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美国国会听证时表示,美联储将继续保持之前的渐进加息步调,以确保经济平稳运行。鲍威尔当天参加美国国会金融服务委员会举行的听证,就美...